Monday, April 23, 2012
兩岸電子醫療 如何創造雙贏?
工研院搭橋 助台商卡位中國醫療商機 2012/4/24 林苑卿 台灣醫療電子廠可望搶進中國大陸專業級影像和復健醫療市場。為協助台商進軍正在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專業級影像及復健醫療市場,工研院已與中國醫療公會和協會洽談台灣與中國大陸醫療電子業者未來的合作項目及模式,未來將試圖結合雙方在品牌、通路、資金與技術的資源,製造雙贏的獲利局面。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表示,未來台灣與中國大陸醫療器材與電子業者的資源若能截長補短,將能站穩中國大陸醫療市場一席之地。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表示,台灣醫療電子廠商較欠缺品牌與通路的優勢,然技術與製造能力較佳,著眼於不少中國大陸專業醫療器材品牌商如江蘇魚躍醫療、邁瑞等,在中國大陸政府刻意扶植之下,已迅速崛起,未來台商若能與之策略結盟,透過雙方的有利資源互補,將可望共同分食中國大陸醫療電子市場大餅。 在中國大陸人民消費能力提升,以及日益重視健康議題之下,對於更高品質的專業級醫療器材與高階復健醫療產品需求更加殷切,台灣與中國大陸醫療電子供應商將有機會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邵耀華指出,過去外商開發專業級影像裝置主要係參考外國人的臨床數據,因此難以符合華人診斷的需求,以乳房攝影為例,實際的準確率僅達30%;此外,隨著復健醫療裝置走向智慧化,如提供失能、中風等患者的代步車、電療、智慧義肢、人工推拿等隨身輔助醫療器材朝電子化演進,若能整合台商的技術與製造,以及中國大陸業者的品牌、通路和資金優勢,將為雙方有利可圖的市場。 儘管外商早已積極在中國大陸展開設廠、策略結盟及設立據點等布局,不過,邵耀華認為,外商在中國大陸設廠,主要係考量降低人力成本,其在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主要仍外銷至歐洲、北美、日本等國家,但在中國大陸調漲工資後,人力成本優勢已逐漸喪失,因此如何掌握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已為外商更為著力的重點。 此外,邵耀華進一步強調,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將成為外商深入了解華人文化的門檻,即便透過與當地廠商策略結盟,亦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期,且觀察到外商在中國大陸聘任的華人流動率偏高,主因係一段時期後,受聘的華人即離職而自行創業,此比重已不在少數,導致外商在中國大陸的人力資源汰換頻率高,將影響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