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生技展3趨勢:生物製劑/再生醫學/個人醫療 精實新聞 2012-07-06 07:39:0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全球重要的生技展6月起陸續開展,專家點出未來的健康醫療產業之3大趨勢包括生物製劑、再生醫學及個人化醫療,除國際大廠相繼切入外,技術革新也有助突破倫理障礙。法人指出,國內包括東洋(4105)集團、中化(1701)、醣聯(4168)、訊聯(1784)、亞諾法(4133)等,都朝相關方向布局,未來發展更受關注。 工研院產經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游佩芬今年親自參加北美最大生技展覽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今年該展會總計促成超過2.5萬場一對一商談會,創下近年新高。游佩芬也說,因金融海嘯後,生技製藥產業難免也面臨研發經費及健保支出刪減的窘況,「Austerity」(緊縮)成為本次展會數度被提及的主流。 不過,游佩芬表示,從今年展會仍可看出未來全球健康醫療產業的發展趨勢,包括生物製劑、再生醫學及個人化醫療。在生物製劑方面,他表示,化學藥品成長面臨停滯,2011-2015年預估的年複合成長僅存0.9%,相較之下,生物製劑同期年複合成長還有9%。而2002年生技藥品占全球百大藥品市場值僅15% ,2011年已增至34%,預估2016年將持續成長至49%,與小分子藥物占比各半。 游佩芬也說,因藥物上市審查更趨嚴格,2000年代每年平均研發費用已是1990年代的2.4倍,加上全球無論是開發國家的歐美或是新興市場的中國、巴西、印度等,清一色都在削減藥物給付,未來對學名藥及生物相似藥的採用比例也將升高,在全球生物相似藥法規漸趨明朗下,不少本來是生物品牌藥的大廠,也開始切入,未來發展可期。 除了生物製劑外,游佩芬也說,去年FDA通過的11項生物製劑新藥中,兩項就屬再生醫療中的細胞治療產品,其一用於骨髓/幹細胞移植,另一則為治療法令紋。她指出,包括Pfizer、TEVA等大廠都與策略夥伴合作,進入再生醫療的細胞治療領域,顯示再生醫學已逐漸進入萌芽期,因目前主要技術平台多採成體幹細胞取代胚胎幹細胞,也降低以往的倫理爭議,發展領域主要聚焦在血液相關癌症治療、免疫類疾病、排斥類疾病及組織修復等,只是未來仍要面對法規及細胞分化、分子發育等科學上的挑戰。 另外,游佩芬也說,隨基因定序技術成熟,成本也逐漸趨近1,000美元,接近市場應用可接受的價格,商業研發活動也更趨熱烈,併購、合作數目及金額均較其他檢測領域為高,只是因個人化醫療仍限於小族群治療,未來仍要面臨經濟規模、搭配診斷品的生物標記及部分病症多變異性的挑戰。 法人則認為,目前生物製劑、再生醫學及個人化醫療,也是不少國內生醫大廠爭相投入的新領域,以生物製劑來說,東洋集團布局最為完整,最快2015-2016年可望有首個生物相似藥上市;中化則將引進韓國首款生物相似藥,預計明年取得藥證;其他像是瑞華、醣聯也計畫興建蛋白質新廠;至於再生醫學及個人化醫療,則有訊聯、金衛醫療(910801)及亞諾法(4133)已開始逐步布局,未來發展甚受關注。
Recent highlights on anti-cancer drugs market and development
Ø
Oncologists backing of
combo products supporting cytotoxic market
Ø
Top 10 late-stage cancer
drugs in 2012
Ø
Eli Lilly To Focus On
Cancer, Diabetes In China ,
CEO Says
Ø
GC-Rise sponsors anti-cancer
campaign in China
Ø
China Faces Economic Growth
Threat As Tobacco Spurs Cancer Risk
Ø
Chinese colorectal cancer
drug market forecast to grow to over $400 million in 2016
Ø
Week in Review: Ascletis
In-Licenses China
Rights to RNAi Cancer Drug
Ø
Panacea Biotech
inaugurates new cancer drug facility in India
Ø
Russia 's colorectal cancer drug
market to reach over $480 million in 2016
Ø
Actavis to boost oncology
presence in Turkey, with generic drug launch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