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9, 2012

萬能幹細胞: 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


山中05年訪台 啟發國內幹細胞研究2012-10-9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戈登及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八日以細胞重編(re-program)研究獲得二○一二年諾貝爾醫學獎。陽明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光申指出,戈登最早找出從細胞核複製出胚胎幹細胞的先導技術,二○○五年曾造訪台灣的山中伸彌,則是進一步找出將成年細胞再重編還原為胚胎幹細胞的方法,甚至研發出所謂「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日譯為『萬能幹細胞』」,使得各類細胞複製都有了可能,寫下新里程碑。在科學界被喻為「老頑童」的戈登,現年七十九歲,依然活力充沛。去年才在國際研討會上聆聽戈登演講的李光申指出,戈登的研究是透過細胞核表觀遺傳狀態改變重編,使細胞可複製表現出胚胎幹細胞的機轉,開啟由成體細胞取得胚胎幹細胞先例,使得大量複製羊或其他動物成為可能。

iPS複製 不必破壞胚胎細胞 山中伸彌則是透過基因表觀研究,找出將成年細胞回復為胚胎狀態的方法,例如正常的人類皮膚細胞可經由基因表觀遺傳上的重新設定,而轉變成幹細胞,他甚至研究出可藉以複製各種細胞的「萬能幹細胞」,預計很快就會取代傳統胚胎幹細胞技術,儘管曾引發宗教界對複製人的爭議,但確實為細胞複製技術開拓新里程,也開啟了醫療技術新曙光。相較於過去利用胚胎細胞複製的傳統技術,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優點是利用成體細胞分化複製,不必破壞胚胎細胞,而且是利用自體的成年細胞分化複製,因此不會有排斥問題。

來台與陽明大學交流 山中曾於○五年應陽明大學邀請來台演講,做學術交流,○六年八月才對外發表第一篇有關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技術相關研究論文。李光申指出,山中的理論對國內幹細胞研究帶來不少啟發,例如陽明大學幹細胞中心今年四月即在國際權威期刊「肝臟學」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十二天內即可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產生成熟肝細胞,希望未來能製造出更多不同人體器官細胞。但李光申也指出,儘管山中的幹細胞研究在動物及人類細胞試驗成功,但要實際應用於器官複製等臨床醫療,恐怕還有一段距離,因為藉由基因表達方式促使細胞重編複製過程中,基因突變可能不完全,可能產生致癌性等變化,若能進一步克服,人類醫療預計將可有革命性突破與發展。

新聞小百科:iPS細胞  時間:2012/10/8 21:54 新聞引據: 中央社 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籍的古爾登(John Gurdon)()與日本籍的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網路圖片) 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今天(8)公布得主,其中日本京都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因為iPS细胞的科研成果而獲獎。iPS細胞全名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是利用導入特定基因或特定基因產物等方式送入體細胞,使體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細胞的多功能分化能力,並可持續增生分裂。根據維基百科,到目前為止,能夠樹立具有分化成構成身體各式各樣細胞的分化萬能性的細胞來源,主要為來自胚盤胞期內部細胞塊所培養而成的胚胎幹細胞,或是由胚胎幹細胞和體細胞所融合的細胞,或是由生殖細胞培養而得的細胞。然而,iPS細胞的製作,是首度沒有使用受精卵或胚胎幹細胞而創造出具有萬能分化能力的幹細胞。理論上,具有萬能分化性的細胞,可以經過誘導分化的手段,讓細胞分化成為身體中所有的組織與器官。如果使用人類病患自身細胞所創造出的iPS細胞,則培養出的組織或器官移植回原患者身體內時,將可避開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的難題。另一方面,以往人類胚胎幹細胞所產生的道德倫理問題,也可以取得根本的解決。因此,iPS細胞可成為再生醫學中,備受注目的重要細胞來源。 除了再生醫學的應用外,利用患者本身細胞所形成的iPS細胞,將其做特定細胞誘導分化後,可以成為良好的人類細胞研究材料,解決以往人類組織細胞擷取上的困難點,也可以成為研究致病機轉的良好研究材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