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雃博專利無效戰略 (睡眠呼吸治療器)

雃博反擊 告美醫材廠侵權 2013-08-21 01:22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雃博總經理李永川(左)20日會同世博顧問集團執行長周延鵬(右)共同宣佈,對醫材大廠ResMed專利訴訟展開反擊,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主張ResMed的專利無效。圖/顏謙隆 雃博總經理李永川(左)20日會同世博顧問集團執行長周延鵬(右)共同宣佈,對醫材大廠ResMed專利訴訟展開反擊,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主張ResMed的專利無效。圖/顏謙隆氣墊床、睡眠呼吸器廠商雃博昨(20)日宣佈,已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出多方複查(inter parts reviewIPR),反告國際大廠ResMed(瑞思邁)涉及CPAP(陽壓呼吸器)、水箱及面罩產品的6項專利無效。這是國內醫療廠對國際大廠進行專利反訴的第一案,也是去年9月美國AIA(美國發明法案)法案新制上路以來,繼台積電循新制度提出1件專利無效案件後,台商提出專利無效規模最大的案件。擔任雃博本案訴訟律師的世博顧問集團執行長周延鵬指出,雃博只是揭開生醫業專利智財訴訟的序幕,隨著產業成熟並打進國際市場,業界要有隨時都會有訴訟的心理準備,創造「會長牙」的專刊保護。雃博總經理李永川表示,打自有品牌是一條不歸路,目前除了提出6項專利無效外,9月該公司也將推出不涉及7項專利的新產品在美國上市,而原產品打反控官司,主要是宣示雃博不會碰到困難就退縮,美國市場絕不放棄。據了解,睡眠呼吸治療器全球市場規模超過新台幣1千億元,其中美國占4成,由於毛利率高達6成,也讓雃博產品佈局美國市場,馬上就遭到競爭對手ResMed在今年3月底,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雃博侵害7項專利,掀開雙方的專利攻防。後來雃博採取先結束ITC訴訟,改走IPR程序,並在上周五向USPTO提出多方複查,化被動為主動。周延鵬指出,以訴訟時間來說,走ITC程序平均耗時14個月,IPR1年即可確定專利是否無效;而且在訴訟成本上,IPR平均約花費50~80萬美元,ITC則可能高出5倍;另外在取證及聽證程序上,IPR模式也較為簡易;由於雃博歷經這段時間的蒐證,對ResMed6項專利無效性很有把握(7項中,有1項與雃博不相關),因此決議不與ResMedITC纏鬥,改走專利研究並提出無效戰略。周延鵬表示,美國AIA法案部分新條款自去年9月生效以來,已受理超過400個案件,其中已有10件以內的專利走IPR程序確認無效;目前電子業尚未有大規模走此訴訟模式,是因長牙的專利不足。李永川表示,就初步統計,循IPR程序後,預估最大的訴訟支出為250萬美元(約合台幣7,500萬),其中用於先前ITC訴訟費用低於50萬美元,其餘100萬美元投入IPR的專利無效審查,剩下100萬美元則用在新產品的第三方專家無侵害現有專利的驗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