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可觀測液體的裝置K-kit」 獲國家發明獎銀牌 科技生活記者:葉玉琴 報導(2014/12/18) K-kit是提供TEM觀測液態樣品的微型裝置,圖中的黑色菱形部分為K-kit本體,外圍是TEM習用的銅網(直徑3 mm),菱形中間有不完整的淡藍色方框,方框內斜面底部淡紅色長條形區域就是觀測窗。在觀測窗區域總厚度僅數百奈米,可讓TEM電子束穿透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游萃蓉教授,以「一種可用於電子顯微鏡樣品裝置結構及其製作方法」榮獲103年度國家發明獎銀牌,此專利技術將可以對其奈米成分進行液態穿透電顯觀察,有助於未來台灣推動生技產業發展、奈米藥物開發。對此,她表示,「很高興能研發出對人類有益的產品,幫助別人一直都是我的人生目標。」「當時會進行這個實驗只是出自好奇,就是一個想觀察活體,液體內生物是怎麼活動的想法而已。」提到研究動機,游萃蓉指出,由於目前所使用解析度最高的影像分析儀器就是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其成像原理是藉由穿透電子束和試片交互作用,故腔體內部需要高真空,也因此,一般活體和液體樣品均無法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操作。秉持著這樣的動機,游萃蓉和當時的博士班學生劉國良便進行了嘗試。她本身擅長領域為先進半導體製程及整合,因此想由微機電技術著手,藉由與清大張晃猷、劉承賢教授及交大徐琅及彭慧玲教授等共同主持的國科會大型計畫支助與合作,及經過一連串嘗試及改良,游萃蓉團隊終於成功研發出一種可觀測液體的裝置K-kit。此裝置為在矽晶圓上沉積氧化矽薄膜,並將此薄膜堆疊封裝,於其中填入欲觀測樣品,透過高強度的氧化矽薄膜隔絕真空、保護樣品,可維持樣品的原始狀態,如活體或液態試片,並可應用在任何廠牌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上。此研究並發表於2008年的Lab on a Chip國際期刊。此發明在劉國良於日本參展時,受到閎康科技的重視,並於閎康科技董事長謝詠芬牽線下,和國衛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楊重熙教授合作,希望可以應用在觀察奈米粒子於液體中運動的原貌。在游萃蓉團隊康郁婷博士生及楊重熙團隊戴麟靄博士共同努力下,成功協助閎康使用半導體微機電技術商業化量產,六吋晶圓可製作數百組產品,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且為可拋式,不致由樣品間汙染。而後技轉由閎康科技轉投資成立之閤康生物科技公司,並由楊重熙擔任總經理,進行液態樣品於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操作分析服務,提供活體生物動態分析、奈米藥劑於血液中分布觀察、食品添加劑液態分布分析等技術,領先國際。現今歐美國際組織均有法規討論食品藥物應用奈米科技的風險及功效評估,此專利技術將可以對其奈米成分進行液態穿透電顯觀察,有助於未來台灣推動生技產業發展、奈米藥物開發。特別是全球奈米藥物市場逐漸蓬勃發展,預估2016年全球市場將超過130億美元,由此更可知K-kit未來可能的應用及發展之潛力。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