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6

何謂 主流醫學(有效OR普遍)/ 健保6000億元 中醫診所僅227億 !!

醫療大數據 救命生力軍 2016-11-30 05:28經濟日報 王欽堂 日前衛福部公布,擬修藥事法禁止中藥行替民眾製作中藥的丸、膏、丹,引發爭議,也讓中醫藥扮演國人健康照護角色及對中醫藥使用習慣等議題引發討論。建立基因資料庫 中醫已經有5,000年歷史,強調個體本質條件差異、整體治療、看人不看病。療效機轉則強調讓個體內在能量取得動態平衡,排除免疫障礙,恢復個體免疫機能,達到對抗外邪(病菌)與修復病灶的目的。這些概念其實更適合處理現代人面臨的疾病類型。翻開國民健康保險署105年預算資料,整個中醫診所年度總預算約為227億元,相較於健保整體預算的近6,000億元,還是非常少。面對人類愈來愈束手無策的各種慢性疾病,包括源自生活型態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因免疫系統錯亂的自體免疫疾病,以及各種社會現象醫療化的所謂精神科疾病,主流西方醫學已經顯露出它的侷限和不足。這些現代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已經不是以對抗療法( allopathy)為依據,改善急症、疾病症狀見長的西方醫學所能解決的了。「透過大數據算出治療癌症最精準的對策,是醫界努力的目標」。科技集團負責人宣布與國外某機構合作,要建立華人基因大數據,未來將以人工智慧運算,算出一名癌症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提供客製化的精準治療。這一連串網路時代最夯的名詞將運用在醫療上來「對抗」疾病,看似精準而合理。

客製化精準治療  臉書創辦人左克柏也宣布捐30億美元對抗疾病,希望在本世紀結束前「消滅」所有疾病。他的目標是在未來80年左右,「治癒、預防或控制所有疾病」。科技巨擘們都豪情壯志地說要消滅疾病及癌症,但是他們採取的方法都是要對抗疾病。人類自古已經知道,人不能勝天,而是要順天。面對造成現代人病痛的各種疾病,當我們想要對抗它時,可能都忽略了這些疾病形成因素非常多,科技也是其中之一。如果知道治病因素多樣而複雜,祈求單一醫學或方法就要消滅它,恐怕只是再次證明世界上還是有金錢做不到的事而已。

多元醫學受重視   據報導,全世界有超過100種醫學及療法,但是在台灣合法的醫學只有西醫和中醫。美國的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NIH)設有一個「互補及整合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 NCCIH),將主流(mainstream醫學以外的醫學或各種療法,統稱為互補及整合性或另類(alternative)醫學。這些療法或醫學在全美也普遍被使用,類別包括脊骨神經醫學、營養矯正醫學、草本植物、芳香療法、靜坐冥想、經絡按摩等等。這種以自己是主流(mainstream),其他人都是互補的(complementary)或另類的(alternative)思維,主導全世界照護模式近百年,面對全球人類愈來愈多束手無策的各種疾病型態,過去那些被所謂主流醫學所排擠、忽略或輕視的另類醫學或療法,或許該是被重視的時候了。已故資政陳立夫先生曾說,救人的方法應該愈多愈好,殺人的方法愈少愈好。人體約60兆的細胞,運作著全世界任何物種、精密電腦都無法比擬的複雜有機體,而身體之深奧,人類疾病因素之複雜,既然已經不是發展才數百年的西方醫學所能夠完全解決的,包容、多元或許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