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有藥醫 90%可治癒 好醫師新聞網 (2017-05-29)孩子會尿床是許多家長頭痛的問題,除了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之外,每天有洗不完和洗不乾的床單也是生活上的困擾。面對孩子尿床,家長都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也以為只能期待孩子快長大。其實有2%的國中生仍有尿床問題,不僅睡眠品質差,還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學習與社交能力。為了扭轉錯誤的觀念,台北慈濟醫院醫療部楊緒棣主任呼籲家長重視尿床問題,若孩子超過5歲仍會尿床,應積極諮詢家醫科、兒科或泌尿科醫師,透過行為治療配合適度藥物治療,治癒率可達90%,向尿床說掰掰。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慈院醫療部楊緒棣主任指出,造成尿床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夜間多尿症」體內水分鬱積,在夜晚時才從尿液排出;「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大腦覺醒中樞異常」一般人夜晚膀胱漲尿時,會刺激大腦讓人產生尿意而去尿尿,若大腦感覺不到尿意,脊髓的反射中樞會自行決定排尿,形成尿床。楊緒棣主任說,尿床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家長存在著一些迷思,認為隨著年紀增長會自然痊癒,其實有些人的尿床是不會好的,根據統計,大約7%的小學生、2%的國中生甚至1%的成人有尿床困擾。有些人以為尿床多半是心理因素,事實上尿床會造成孩子自卑與內向,治療後可以恢復心理健康。此外,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是因為睡太沉而尿床,但臨床觀察結果是淺眠多,睡眠品質差。在兒童尿床治療指引中,專家們給予父母和尿床兒童以下建議家長應該要認知,尿床不是孩子的錯,不要責怪孩子。除了沒尿床時給孩子鼓勵,在他努力配合避免尿床時也給予小獎勵。同時也不要半夜叫醒孩子去尿尿,因為效果不佳,熟睡時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無法正常分泌,反而造成尿床。重要的是晚餐勿吃太鹹的食物。睡前請孩子去尿尿。鼓勵孩子白天多喝水,睡前2小時盡量不喝水、不喝牛奶。若孩子想穿尿布睡覺也可以,減輕尿床的壓力,較容易配合治療。曾經有一位8歲的女孩小薇,學業成績優異在校擔任班長,卻因為會尿床而產生自卑感,經過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三個月後已不再尿床。楊緒棣主任補充,以泌尿科而言,常用的藥物有「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抗乙醯膽鹼藥物」擴大膀胱的容量,醫師在詳細評估之後會適度給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成功率可達90%,有效幫助尿床兒童擺脫濕床單,迎向乾爽的早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