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與MIT再辦黑客松,激發AI醫療應用創意 台北訊2017-09-21臺北醫學大學(以下簡稱『北醫大』)為推動行動醫療應用之創新,今年將與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簡稱MIT)再度聯手,於10月6至8日舉辦「2017健康物聯網黑客松」。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表示,北醫大從2013年起,即與MIT合作跨國線上課程。自2016年開始,與MIT的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進一步合作以醫療應用為主的黑客松。去年從穿戴裝置與健康物聯網(HIoT)出發,偏向資訊蒐集、建立生醫大數據。今年主題為「以健康物聯網進化下一代健康人工智慧」,強調透過AI技術,為生醫大數據進行分析摘要、資料視覺化、驅動個人化行為,等於從過往的數據彙整,演進到實際應用層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醫從2017年6月起,引進IBM Watson for Oncology應用於癌症治療輔助,並將在黑客松活動前夕的9月27日正式啟動「台灣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AIMHI)」,旨在發展為人類而生的人性化AI,開發以人工智慧同理心(Artificial Empathy)為核心的醫療人工智慧,辨識並分析病人的個性與情緒感受,給予病人具同理心之關懷回饋,顯見AI之於醫療健康應用的角色益發吃重。
MIMIC-III、DDQ兩大醫療數據集,催生創新應用 李友專點出2017健康物聯網黑客松的三大亮點,首先,提供兩大醫療數據集,一是來自MIT,集結逾4萬名加護病房患者詳細體徵資訊的MIMIC-III;另個是由北醫大打造的疾病關聯性資料庫DDQ。DDQ是運用台灣健保資料,發展出約億種常見的疾病組合以及其關連,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疾病地圖。參賽團隊必須利用這些醫療數據資源,在短時間內腦力激盪、將創意轉化為成果,產出醫療創新應用。其次,沿襲過往優良傳統「導師制」,北醫大與MIT兩邊派出的專家導師群陣容十分堅強,身分囊括具備臨床經驗的醫師、博士及生醫創投業師等,且人數增至20位。2016年,主辦單位針對每一支參賽團隊,配置兩位導師給予全程輔導;2017年為使選手接觸到更多導師,汲取不同醫療實務想法及創業相關知識,因此從全程輔導改為輪調制。在賽程起跑的首日,參賽隊伍便需要根據自己的題目,全力爭取導師的認同,才能真正展開實作,以避免參賽隊伍因創意太過天馬行空而白走冤枉路,從創意發想、需求問題定義、解決方案、概念驗證到商品化都要掌握。導師群中最受矚目的,為太空醫學領域的翹楚Dr.Matthieu Komorowski,及MIT Biotechnology Group創辦人James W. Weis。二人在帶領參賽者之餘,也都將在黑客松第二天(10月7日)另外安排公開活動:Dr.Matthieu Komorowski將分享其親自到火星為太空人治療的超特別經驗,以及如何解決一般人從沒想過的真實醫療問題。James W. Weis則將帶領「生物科技與創業精神」工作坊,對於有志投入醫療生技新創的人及相關從業人員頗負吸引力。第三,首次引進新生代黑客—高中生參與,由全台灣前20強高中的校長推薦名單,再由主辦單位根據英文、程式設計能力為條件,擇優遴選20位,平均分散至不同隊伍,期望藉由他們的新鮮創意,點燃更多創新應用火苗。李友專強調,北醫大之所以參與健康物聯網黑客松的舉辦,主要基於兩大目標,一是激盪新的創意,希冀透過科技創新力量,讓台灣、甚至全球各國,得以憑藉有限資源創造最佳的醫療健康照顧服務;另一是扶持有想法的年輕人創業,協助台灣生技業走出全新道路。MIT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學校,不僅是黑客發源地,也堪稱全球最擅於催生新創公司的大學;而北醫大為臺灣醫療資訊科技領域的尖兵,孕育全臺灣最多的創新創業團隊,底蘊深厚扎實。兩者強強聯手傾囊相授,才能促成以上兩大目標之落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