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 2018

(林成龍&侯明模) 細胞治療 應採 中央廚房 模式 !!


生技業不再賣面膜 未來想靠這個大發 壹週刊 2018930 下午12:38 政府喊了十幾年的生技產業,投入了無數的錢,總沒看到個什麼影?最多的反而像是日常用品的面膜及保健食品。此次政府特管法開放6種免疫細胞療法,或多或少也是希望可以讓相關產業升級。但有可能嗎?英國帝國學院外科學講座教授林成龍說,「台灣醫學界絕對有能力,也有機會辦得到。」他直言,「這個政府終於聽進去民間的聲音了,這個法案80%是科學20%是人道,雖然我們比歐美日晚了23年,但終於可以迎頭趕上了。」至於開放後會不會亂象叢生,但說實在的,在未開放前偷偷再做細胞療法的或仲介患者前往日本治療的大有人在,立法管理後或許可重整秩序。林成龍則認為,「細胞療法是21世紀治癌的主流,連中國都開始發展了,台灣再不開放就趕不上了,而台灣醫界其實自律很高,醫師最怕病人出事被告的,這一點外界不用太擔心。」說細胞療法是目前生技醫療產業最被追棒的對象一點都不誇張。中國南京傳奇生技原本默默無文,2017年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表CAR- T(嵌合式T細胞)用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身上的研究成果後,嬌生集團旗下的楊森藥廠立刻掏錢合作,付了3.5億的授權金取得雙方共同承擔且享有研究成果及上市銷售權,並提供後續的資金挹住。而這也使得政府不得不大幅開放,就是希望保有台灣醫界的競爭優勢。而國際大藥廠諾華公司與美國風箏生技公司合作的CAR-T,去年搶先在美國核准上市,而這家當紅生技公司則被美國另一家生技大廠吉利德科學以120億美元收購。有人預估免疫療法每年全球的產值將達500億美金,無論有無過度渲染,在癌症標靶療法已達頂端後,免疫療法都被認為是接棒的對象。但這場仗台灣怎麼打?林成龍及侯明模都認為,醫院沒能力單打獨鬥,這太耗費人力物力了,幾大醫學中心是否成立實驗室都還再計畫中。林成龍明白地說,台灣必需打團體戰,細胞治療的投資都是億元起跳,初期的研究也不見得有回收,因此應該採中央廚房方式,由研發能力強的生技公司或實驗室提供有用的免疫細胞給醫院使用,各家醫院再專門做單一癌症治療,才能收集夠多的癌症治療經驗,才有國際競爭力。由於細胞療法的效果至今還提不出大型數據,在國際資金競逐加入的情形下,到底是未來的藍海,還只是南柯一夢?或許這一兩年就能看出端倪。(撰文:特約記者蔡怡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