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1日08:56医药经济报作者:李瑶 【慧聪制药工业网】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在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表示,目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研究探讨关于增加中央和地方资金投入,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意见。"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对生物产业的融资将达到1000亿元,平均每年200亿元。
转型升级下的市场空间 据悉,截至2011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生物产业贷款余额为172亿元,同比增长31.3%,累计发放贷款263亿元,支持项目448个,重点支持了北京、武汉、泰州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以及海正药业、复兴医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天士力等一批生物产业项目。 未来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扶持各省区市的重大生物产业项目,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物产业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我国生物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每年产值以22%的增速成长,产业投资活跃,创新企业大量涌现,配套体系日趋完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为15,025.09亿元,同比增长29.33%;2012年,在国家不断出台各项利好新政的背景下,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1~3月,我国共实现医药工业总销售产值3560.05亿元,同比增长24.1%。预计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8,200亿元。 连维良认为,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具备跨入世界前列的基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到2020年,生物产业有望成为国民支柱产业。
投资集中在中后期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欧阳翔宇表示:"我们在医药行业的布局覆盖了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等,也包括一些外包的服务项目。应该说,我们认为这些领域都会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前景。" 可以说,目前投资者对我国生物医药、医疗健康行业保持持续看好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的投资金额也在不断上升。不过,也有一些矛盾在凸显。 "对快速盈利的过度追求,使得目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项目多集中在pre-IPO阶段,对企业价值挖掘过度而缺乏对项目的培育。"新天域资本顾问朱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表示。 在医药行业比较"烧钱"的是新产品研发阶段,这个阶段又是长周期负利润的阶段,因此,需要资本进入。事实上,在目前国内医药市场,早期项目的投资量和投资金额都比较小,投资大多集中在中后期,比如pre-IPO项目和已有盈利的项目。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上市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经站到了上市的门口,利润可预期,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朱迅认为,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投资者在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的热门项目的争夺接近白热化,进而推高了目标企业的价格,从而加大了投资者和融资企业的风险。"创投同质化竞争较严重,多数创投基金对于项目的采掘多过培育。"朱迅表示。一些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项目也被拔苗助长,被提前消耗掉。 一位投资者表示其中原因有几个:一是政策连续性风险变量较大,资本过度逐利,对早期风险过度规避;二是大多是投行或券商转行做VC、PE,早期项目的专业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另外,目前国内投资的早期退出机制相对较缺乏。
融资经验不足 事实上,目前国内投资基金VC、PE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因投资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早期成长起来的一些医药行业龙头也开始将剩余利润进行投资或并购,以整合某一领域或自身产业链。 在此前召开的2012第六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峰会上,合众资本陈立辉表示,目前,国内企业不缺乏对资本的接触,但缺乏对资本的深度理解。对于资本的选择、交易价格的谈判还缺乏经验。 "有时候价格太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并不是非常有利。比如说我们过去就遇到过这样一家企业,他当年是出于战略性目标进行了融资,并且拿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由于早期价格过高,导致几年后企业再需要融资的时候,业绩不能支撑,新的钱进不来,导致企业最后只能卖掉。"陈立辉说。 事实上,由于目前多数创投机构能够为企业带来的除了资金之外的附加值较少,国内多数企业在选择的时候仍是以价格和投资基金名气作为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