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1, 2012

发展生物技术 莞台携手“很务实”

 2012-06-11 09:05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彭子英192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广东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解放军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 南方日报讯 (记者/彭子英)日前,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松山湖举办。全国知名研究院所、高校以及政界和企业界嘉宾齐聚一堂,为东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研讨会透露,东莞将全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在松山湖建设莞台合作生物产业基地。

院士建议搭建两大平台 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在发言中说,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产业转型升级,但产业的范围很广,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还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行性。 他说:"既然松山湖是国家级的高新区,就要提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理念,把握生物技术这个方向是找准了点。" 钟世镇说,生物产业包罗万象。结合松山湖自身的特点,应着力发展生物技术和医药器械两大方面。"中国'两弹一星'都能造出来,为什么在生物产业方面竞争不过外国人?国内有哪家药厂在国际上叫得响?有专家曾打趣说,用一火车的注射器换回一台核磁共振机器。生物医药企业不转型就太吃亏了"。 他说,东莞以前发展的是劳动密集性和低附加值,现在应该把握好市场机遇,在生物技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首先要有政府支持。没有政府支持,生物技术产业靠个人力量是绝对搞不起来的。然后是市场化运作,既然大家都是开始做,那就摸着石头过河。 他说,东莞对接台湾的资源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是很务实的做法。东莞本地台商多,台湾比我们对外开放早,有先进的经验和企业可以引进,双方能找到共同的合作点。 他建议,东莞应当在松山湖搭建GLPGCP两大平台,前者是做高质量实验的,后者是做临床试验的。有了这两大平台,今后才有可能向国家申报新药。 钟世镇说,这两大平台在广州都搞不了,因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只有像松山湖这样的地方才可行。 我国著名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很赞同钟世镇的提法。他对记者说,东莞要舍得投入,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领军人物也是靠钱培养出来的,政府要善用财政,对优质的项目进行扶持。

以政策创新引人才与项目 东莞市副市长成洪波在会上说,东莞已聚集一批优质的生物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但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存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规模较小等问题。 市政府顾问宋涛说,东莞市拟全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建设莞台合作生物技术产业基地。该基地由全市统筹资源,以松山湖为核心区,基地以生物医药为主体,新药及医疗器械、基因产业、中药研发、健康产业为重点,目标建设成为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是组团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与她一起来的还有多位该校的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她说,珠三角的生物技术产业与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相比并不差,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东莞应当把握住当前的机遇。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说,东莞搞生物产业要明确目的,就是把产业做好,解决劳动就业,贡献财政税收。全国这么多高新区,其实配套的优惠政策都差不多。松山湖应当盯住某一个环节,在政策上有所创新,能够吸引人才和项目落户。 李青透露,该中心在考虑与松山湖进行战略新兴产业和医改相结合,以及国际医药等方面的合作。 李青提醒说:"广州和深圳的生物产业起步较早,尤其是深圳的创新发展全国领先,东莞刚好夹在中间。要排除想当然认为生物产业就是绿色产业的认识,搞生物产业是废水又费电的,对环境将造成很大的压力。松山湖这么好的生态资源,可不能破坏了。一定要遵照高起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发展生物产业。" 宋涛说,松山湖绝对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对高耗能的生产等环节将转移到其他地区,只牢牢把握住高端环节发展产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