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7, 2012

甚麼是肺癌的標靶基因化驗?

 剛於今早診症時看過59歲的張女士,她從來沒有抽煙,兩個月前開始咳嗽,肺部掃描顯示左肺上葉有腫瘤。醫生告訴她,腫瘤已經擴散到涉及肺部淋巴結和其他肺葉,所以是不能用外科手術完全切除,面前的選擇就是化學治療(俗稱抗癌藥)或標靶治療(有稱靶向治療)。 病理學的診斷結果是「肺腺癌並攜帶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醫生建議對EGFR-TKI標靶治療。 肺癌在香港的癌症死亡中排行首位,肺癌大致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有不同的治療方向。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進一步細分成不同類型,包括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在眾多肺癌種類中,肺腺癌是最常見的,約佔 70%,而肺腺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則佔 50%。目前醫學界採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口服標靶藥),來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的腫瘤。 在亞裔肺癌患者中,EGFR突變較常見於非吸煙女性肺腺癌患者,這並不意味着該EGFR突變不會出現在其他男性吸煙肺癌患者中。 這些EGFR突變可以是不同類型和出現在不同的EGFR基因位置(基因外顯子第18 -21段)。有些突變:外顯子19缺失和外顯子21L858R突變,對口服標靶藥有良好的反應,而在其他位置的EGFR突變,特別是外顯子20T790M突變,則會抵抗口服標靶藥治療(TKI resistance)。這簡單解釋了為甚麼我們需要測試肺腺癌患者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因為我們要決定是否採用標靶治療。 一旦肺腫瘤測試中證實存有體療效回應率高達70%,有機會相應延長高達19個月的整體存活率。這比起一般晚期肺癌常規化療平均生存期的5 - 9個月有顯著療效。 在同一肺癌腫瘤中,EGFR突變與其他驅動基因突變(Driver mutations)不會共存。在沒有EGFR突變的腫瘤中,細胞會找尋替代分子,包括KRASHER2ALK。其中ALK可以針對作進一步治療,至今這是另一種可測試並有相應標靶治療的基因。 ALK基因重排的機制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是不同的。ALK突變被發現涉及其與不同的2號染色體上的其他基因夥伴對齊的重排。在亞洲肺癌患者中,ALK基因重排屬罕見的3 - 7%,這是另一種可用口服靶向治療針對的基因。 張女士已口服標靶藥四個星期,並沒有明顯的標靶治療副作用:如皮膚紅疹或腸胃不適,希望她能繼續服用並取得最佳療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