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 CRO園區 集中行銷2013/11/26 提供機構:環球生技李鍾熙:「打造新北市生技的國際知名度」 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生技產業聚集在新北市扎根投資,截至今年6 月為止,共有2,114 家,其中新增投資額在5,000 萬以上的公司共有31 家,挹注金額高達53 億5,000 萬元,「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已於9 月20 日正式成立,新任理事長李鍾熙將帶領產業打造新北成為大東亞的生技重鎮。 文/ 林亞歆「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9月20日召開了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共84家廠商會員前來共襄盛舉, 產業出席之多,規模之盛大,打破了台灣各生技團體過往聚會的紀錄。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也不負眾望,被大家推舉為新北市生技產業聯盟理事長,產業期望在國際生技人脈豐富的李鍾熙,將帶領產業打造新北成為大東亞的生技重鎮!回鍋擔任中華民國生技產業協會理事長又即將卸任,又在中央擔任過工研院院長等多項重要職位的李鍾熙,一直以來是台灣許多生技產業相關計劃、政策的推手,李鍾熙也是生技業界公認最合適公、協會產業團體領導者。他本希望這次能真正卸下社群團體職務,但這次在舊識新北市長朱立倫的邀請下出山,與各方生技龍頭共同起草建立聯盟,也擔任新北市生技產業聯盟第一任理事長。在接受訪問時,李鍾熙強調,從前,他從瞭望台上決定台灣生技產業的大方向,擔任新北市生技產業聯盟理事長後,他將以全新的視角看待生技產業的務實發展。
CRO 園區願景永續經營立足點 新北市生技產業的定位為「生技高階製造與行銷」重鎮,截至2012 年底,新北市生技產業共有2078 家公司行號,相當於全台生技產業中的四分之一,總資本額更達891 億元,且新北市去年第四季的生技整體投資成長近4倍,截至今年6月為止,共有2,114 家,其中新增投資額在5,000 萬以上的公司共有31 家,挹注金額高達53 億5,000 萬元。有鑒於此,新北市政府順勢推出許多優惠、鼓勵生技產業的經濟發展計劃與投資措施,盼能吸引更多廠商、投資人投入新北生技產業聚落。國內主要的生技企業都在紮根了,李鍾熙因此首先指出,「聯盟首要目的就要替產業找到永續經營的立足點」,地方性產業對於資源的需求往往較雷同,因此,以地區為主的聯盟不論從政策爭取、獎勵方案等都必須替成員找出更具體、實際的作法。提到永續經營的立足點,李鍾熙勾勒了願景。他表示,為配合新北市生技產業聯盟發展與運作,未來生技中心部分研發單位將遷至規劃中202 兵工廠的生技園區,但在他理想的規劃裡,計畫將毒理、藥理與相關藥品安全檢驗,和生技中心的藥物分析、DMPK(藥物動力與測試) 等檢驗分析團隊,將留守生技中心。他指出,環顧目前生技中心現在所在園區,除了生技中心的檢驗業務外,國內以細胞培養耗材、免疫及分子生物實驗產品、生物醫學精密儀器核心,目前已經是知名臨床前服務的上櫃公司-- 進階生技也座落在此。2011 年, 美國臨床CRO 公司 QPS 從生技中心手中收購了毒理與臨床前測試中心 (CTPS),QPS-Taiwan 也在園區內。整個園區已經具備完整從臨床前到臨床研發的綜合服務能力,加上跨國藥廠都將持續加碼台灣的臨床實驗,台灣已經擁有國際頗具名氣的CRO 實力,若能在進一步計畫性地整合成為專業的CRO 園區,不僅可為國內、外生技廠商提供全方位的CRO(臨床研究機構)平台,也能全力發展台灣成為國際CRO 重鎮。
產業政策、國際合作、會員交流 目前,聯盟規劃設立了3 大委員會:產業政策委員會、國際合作委員會和會員交流委員會,希望能從內而外、全方位的服務聯盟會員。產業政策委員會除了行政事務外,負責處理目前新北市生技廠商最棘手的場地問題。李鍾熙表示,因設置園區需時較長,聯盟在策劃園區之餘,也會著手整理、統合現有的資源和場地,提供給有迫切需求的廠商,產業政策委員會希望能建立並開拓新北市生技產業聚落的新面貌。李鍾熙特別提及,台灣生技產業若欲突破市場規模的限制,就必須跨足國際。因此,聯盟的國際合作委員會將配合新北市幾個重點姐妹市,如:美國生技產業重鎮-舊金山灣區、日本鄰近京都的知識核心聚落─神奈川縣以及大陸幾個省市,進行產業交流與合作。又為拉近產業聯盟廠商之間的距離,聯盟也設置會員交流委員會,傾聽廠商對於人才、研發獎勵、知名度建立、行銷通路等各項疑難雜症,並進一步討論解決方案。目前,聯盟許多廠商除了提出需求外,也開始自發性地回饋人脈、行銷等關係資源給其他聯盟廠商,例如互相參訪和通路連結等。李鍾熙說,「地方性產業聯盟就是要縱向、橫向溝通和連結,聯盟才有真正意義。」
拉高風險承擔性 回鍋擔任中華民國生技產業協會理事長又將屆任滿, 李鍾熙已經是生技業界公認最合適公、協會產業團體領導者了!他本希望這次能真正卸下所有社群團體職務,但這次是在舊識新北市長朱立倫的邀請下出山,與各方生技龍頭共同起草建立聯盟,也擔任新北市生技產業聯盟第一任理事長。李鍾熙表示,從中央型產業組織轉入領導地方產業發展,他必須從全新的視角看待生技產業,也得適時統整各廠商的需求、資源。全國和地方的生技產業組織有不同的角色和性質,中央重方向、地方重執行,兩者應該並存並達到互補的效果。李鍾熙於專訪表示,「台灣生技產業應該偏重創新、研發」也是台灣生技產業未來該有的走向。但高研發意味著高風險,但也代表一旦成功就是高報酬。但因為台灣社會對於「風險」承受還是相對非常保守,許多知名大廠仍以代工、製造為主。因為如此,台灣經濟體系遲遲無法轉型高附加價值的智慧型產業。如今,台灣生技產業的環境、條件已經不同,「所以整個社會的風險承受程度一定要拉高,才能真正推動創新和研發,政策上不一定等到有產業創造很多營業額或利益了,才開始重視。新北市扮演了台灣最大生技產業聚落的角色,未來除了與各地區或中央的生技相關組織合辦活動、研討會與展覽外。李鐘熙也希望,有些政策和施行方案在新北市試行順利後,可讓其他縣市或國家政策能跟進。同時扮演過地方和中央的生技領導角色,李鍾熙綜合不同立場和角度,希望讓新北市成為引導台灣生技政策的前瞻性城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