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只是紙上談兵?1千1百億科研預算補助誰說了算 Yang 2015/04/14 13:05:00 近年台灣公私部門研發經費3千億元,基礎研究約一成;政府科研預算約1千1百億元,基礎研究占不到三成。科技部長徐爵民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未來要著重「可解決台灣社會、經濟產業問題」的研究,部分對台不重要的研究不再是補助重點,引起學界論辯。大紀元報導,前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日前投書「國家投資基礎研究不是紙上談兵」,批評科技部長徐爵民不重視基礎研究,表明科研經費運用應該要更務實,將著重在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科研計畫,而非打高空紙上談兵。 國家投資學術研究,目的之一在於追求知識的社會效益(經濟、社會、健康、政策)。這是徐部長所說的,也是社會大眾最容易看的到的學術研究的效益,但這不是學術研究唯一的效益。企業對於科技的投資只會求取短中期的回報,解決眼前的問題。唯有政府可以做中長期的投資,期待中長期的回報。長期研究,很多未必在當下有明確可應用的目標,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不斷的有極為重要的發現是起源於這些純從好奇求知的觀點出發的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所產生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所解決的問題非「台灣」一地所特有。這樣的長期投資,即使知道可能有少數的成果會發揮極大的影響,卻不是一般企業會願意投資的,也就唯有靠政府才能對未來投資。經濟體規模小的國家,更只有賴於發展出關鍵性科技或破壞性科技,才有可能翻身成為經濟強國。此所以台灣政府應該對科研的投資,除了解決「台灣」眼前的問題,還應投資於基礎研究。關鍵是很多的應用研究的目標只在於論文發表,或是只列入研究成績表的專利,成就了老師個人的履歷表,而未能充分發揮其產業或社會效益。要促進這部分的實質社會效益,無須提高應用型研究的預算比例,只需在審查應用型研究成果時強調實質社會效益,而非論文數目。大學對於號稱做應用研究的老師的評鑑也應如此。 科技部13日召開第3次學術研究諮議會,這也是徐爵民今年上任後,首次參與的學術研究諮議會;會後由林一平說明,徐爵民上任以來從未指示不再投資基礎研究,科研經費分配比例也未改變,這是外界誤解;但資源有限,台灣無法像美國那樣什麼都要研究、什麼都想解決,應效法以色列或瑞士,採取策略性的作法。林一平舉例,如之前的大數據計畫或目前台灣正面臨的缺水、空汙、資安等問題,都可以由不同學者進行跨領域、跨部會導向性研究議題專案。在審查重點方面,他指出,科技部也將評估未來審查超過新台幣3千萬元的自由型卓越計畫時,納入國外學者。林一平補充,未來科技部專案補助將針對較為有用的研究計畫,而有用的研究多半來自於基礎研究,因此並非如外界所說未著重基礎研究,是以研究是否對社會有貢獻為考量。聯合報導,學術諮議會共同召集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強調「非問題導向的研究」,如數學、哲學等,是新思想來源、知識的累積相當重要,不可偏廢;目前我國政府投入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經費約為二比八,在企業完全投入應用研究的情況下,科技部應維持此比例,不可再減基礎研究經費,否則基礎研究就瓦解了。據了解,與會校長多半同意徐爵民的看法,但政大校長周行一在會中特別提醒,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社會研究,往往不是要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卻能啟迪普世思想,一樣有研究價值;另問題導向研究也不能只從技術面看,否則不夠周全,例如要解決資安問題,不只需要資訊研究,法律研究也該納入。 另外,中山大學生科系副教授顏聖紘則提醒,何謂「對台灣很重要」,「可能不是部長說了算」,很多領域的研究主體,例如生物多樣性、演化基因體學、天文學、量子物理學,台灣一直有傑出成就,深受世界肯定,「這樣的研究,科技部是否願支持?」顏聖紘指出,科技部的確可建議台灣科研的未來展望與方向,但要小心別因此重蹈過去某些大型計畫的覆轍:政府各部會砸大錢、吸引一堆學者競逐經費,但最後非但沒解決問題,還引發學者爭資源、排擠其他領域的計畫等副作用。顏聖紘表示,科技部需釐清「科學和技術的關係為何」,很多科學知識在探索的過程中不一定碰觸到「科技部長認為重要的問題」,但那是「科學未來能支持技術發展」必經的過程,不容忽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