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一個黃金產業? 王瑞瑜:生技業面臨挑戰! 2017-05-12 12:32
編審/傅秀玉 採訪記者/許娸雯 根據《2016生技產業白皮書》統計,台灣的生技產業營業額,從2002年1109億元,到2014年的2886億元,13年的時間成長了1.6倍,2015年生技產業營業額2986億元,年成長3.5%,其中醫療器材產業貢獻最大,營業額占比達44.5%,應用生技產業占比29.6%,製藥產業占比25.8%。2016年6月底為止,全台已通過102家生技新藥公司及240項新藥的資格審定,行政院2016年11月也宣布,2017年將投入109億元,將台灣打造成亞太生醫研發重鎮,期望在2025年前創造出1兆元產值。台灣生技產業看似備受重視,但業者卻認為,未來生技發展仍將面臨巨大挑戰。產官學界,無不積極為台灣生技產業發想策略方針!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曾指出,台灣醫療技術和資源名列前茅,早在2012年全球前200大醫院中,台灣就占了14家,僅次於美國、德國,排名全球第3,亞洲排名第1!台灣未來要持續領先,必須要加快發展「精準醫療」的腳步,透過大數據分析,讓醫療數據能有效被利用,讓醫療服務能邁向個人化,同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為此,我們邀請到獲選「2016台灣生醫產業十大女掌門人」的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結合台塑生醫、長庚醫院和長庚大學3方資源,讓她擁有醫界、學界和企業界等多3方思惟,能帶我們更精闢探討,台灣預防醫學的競爭力。
台灣必須加快腳步許娸雯問(以下簡稱問):大家都在找台灣下一個黃金產業,都看好生技業,因為台灣的醫療技術,跟國際的水平差不了太多,而且台灣的生技人才,有不少曾在歐美的尖端機構任職過,您怎麼看,未來台灣的生技產業呢?王瑞瑜答(以下簡稱答):台塑企業在2003年成立台塑生醫,就是因為很重視生技產業的發展。很不幸的,在2003年的當時,小分子藥物的研發,是掌握在歐美國家。不過在近幾年來,因為大分子藥物,也就是蛋白質藥物的研發和起步,由於全球起不是一致的,對台灣來說,是一個機會。但是,我覺得未來的困難還是相當多, 畢竟到目前為止,整個生技產業的產值,已經達到2800多億元,可是相較於電子產業6兆多的產值,我想這個落差,還相當得大。未來如果要真的能夠讓它蓬勃發展,我個人覺得不是沒有機會,只是會相當的困難。所幸政府有在提倡,一定得持續加強整個生技產業的扶植,那怎麼樣讓它能夠繼續發展?我想這是我們都非常樂於見到的。不過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明確的掌握,今天台灣面臨的,是什麼樣的一個問題?
生技產業仍有可為事實上,一個產業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在它的環境,而生技產業整個環境,我個人認為主要有3個主軸。第1個就是人才。我覺得是相當的缺乏,比較頂尖的這些博士,都是從國外回來的。台灣必須要能夠培養一群,在生技發展的一個人才。第2個就是生技產業不像電子產業,它需要很多的臨床驗證。這時間長達10年~15年,投入的資金高大概高達10億美元,而且風險很高,不見得每一個都是成功的。所以在這方面,整個資金的注入,如何給予這個產業更多的優惠獎勵,或者是資金方面的協助,我想這個是在財務方面,希望我們政府相關方面,能夠重視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