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 2019

(中研院 王惠鈞) 台灣生技&智慧醫療 接地氣實力: 健保/ BioBank/ MRI μPET/ 同步幅射/ 低溫電顯/ RNAi篩選..


2020新藥市值破新台幣45億元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鎖定全方位醫療 蔡騰輝 2019-01-02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客座講座及國際生化暨分生科學聯盟會長王惠鈞,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的2018 BioGroup Symposium生技醫療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基於不斷地創新與投入研發,未來2020年台灣新藥研發銷售權利金與銷售額估值可望超過新台幣45.5億元;並且相當看好台灣未來在醫療AI與區塊鏈等新科技應用的生態結合綜效,而且能夠在資源整合的生態系當中,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目前國產新藥在20171~20183月底,TFDA已經核准國產新藥許可證共20張;2017年台灣自行研發新藥上市共計3項,在台灣正式上市。推動至今,獲得國際藥證的台灣廠商所開發的新藥共計5項。未來將可以憑藉這些智慧醫療與生技醫藥發展,切入精準醫療、細胞治療(cell therapy) 台灣的數位智慧醫療產業新創與創新部分,王惠鈞也提到各創新團隊研發的產品,像是有關女性健康管理、數位聽診器、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基因資訊系統、聚焦式超音波系統等產品。此外也提到,在人工智慧AI與醫療之間的發展上,Google20183月也已經正式宣布會在台灣聘僱300人,並且訓練5,000位學生,學習有關AI的技術;Microsoft台灣分公司則是舉辦AI與網路安全的訓練營對;IBM將在台灣擴增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運算的研發中心與團隊。王惠鈞未來夢想打造一個生技方程市(Biotopia),讓整體生技醫療與社會、都市、國家融合。目前日本是全球生技產業的龍頭大哥,憑藉著過往的努力,台灣目前是第二名。然而,日本、韓國、大陸等東亞與各地區的競爭者,緊追在後。台灣若無法將生技醫療的資源與生態系更加鞏固,很可能會有被超越的疑慮。台灣的生醫聚落等系統趨於完善。王惠鈞表示,雙北的研發聚落包括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台北內湖科技園區、新北產業園區,都聚焦於新藥與新試劑、新醫療器材、診斷與醫療電子方面。新竹生技醫療聚落則以竹科為中心,在新藥與製劑、醫材、ICT與醫學影像多所著墨。中部的生技聚落特色則在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的輔具、微創、精密器械、新興生技、製藥與原料藥廠。南部生技聚落則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為中心,在製藥、原料藥、骨科牙科等醫學材料,以及新南向政策的拓銷為主。此外也提到,中研院南部院區也正在設立當中。王惠鈞分析台灣生技醫療的產業發展,認為台灣生物科技與智慧醫療擁有多項強大的核心資源與強項,包括了人體生物資料庫、臨床實驗合作聯盟、同步幅射、低溫電顯、動物分子影像(MRI, μPET)、動物模式、基因改造鼠、基因體/蛋白體分析、RNAi篩選、抗體研發,以及全民健保等醫療完整體系、普及的教育與高教育水準、強大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當作後盾。此外,台灣也相當尊重智慧財產,也都是能夠吸引國外人才與企業關注的核心價值之一。不過,同時也認為台灣具備國際經營管理與市場布局的高階人才不足;新藥健保給付偏低,造成生技新藥的投資報酬不足。低價的狀況也不容易讓商品開拓外銷市場。另外,亞洲主要的生技發展國家市場逐漸成熟,也讓跨國藥業公司投資設廠,成為台灣主要的競爭對手。再者,與眾多國家尚未簽定租稅協議,所得容易雙重課稅,也不利國外生技公司來台灣投資。各國對於醫療器材的產品管理要求日益提高,並漸趨嚴謹與頻繁修訂相關法規,在在都讓台灣的生物科技與智慧醫療市場發揮遇到不少阻力。認為要接地氣,才能闖國際的王惠鈞表示,中研院從1962年植物所與動物所成立;1993年分生所與生醫所建立;1998年基因醫藥衛生科技尖端研究計畫成立;到2002年的基因體醫學國家科技計畫等都讓台灣的生物醫療技術不斷推升。20181015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正式成立,這都讓打下穩固基礎的生技醫藥發展,建置了整體的生態系。也希望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能夠提供創新、轉譯、永續、育成、國合等五大面向的功能。讓各國人士進駐台灣,將台灣的生技技術帶出國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