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0, 2012

松山湖的舍得哲学字号

 020120519日科学时报  日前,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东莞市政府顾问宋涛介绍说,台湾高科技园区联胜项目有望在2012年下半年规模生产,届时每个月将生产出300万片iPad平板电脑的触控面板,占到全球iPad平板电脑触控面板产量的一半,预计规模化生产以后的年产值可达到百亿元。 台湾高科技园区是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面向台湾高端产业项目的主题园区,于2010年开园,规划面积近6.8平方公里,分为先进IT制造与LED光电区、大型晶圆及面板制造业区、研发与配套区3个功能片区。开园当天,就有胜华科技和洲磊科技LED项目签约进驻,总投资超过160亿元。 与此相悖的是,很多年前,一位规划专家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以下简称"松山湖")考察,直言对其发展"不看好"。面对松山湖今天的发展,这位专家表示:"现在的松山湖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过去东莞哪有民营高技术企业,如今松山湖却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高新区"杂合"了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园区形式,这位专家认为,虽然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高新区的成就也不能低估。 缺啥补啥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很多企业不得不将大部分利润拱手让给别人。"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专家对松山湖发展不看好的主要原因。 如今,松山湖已被评论称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产业升级引领区",为广东省的加工制造业提供了转型范本。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口号的提出,正说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处在技术链或价值链的低端,不仅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还伴随着高能源消耗甚至高污染。那么,在我国整体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提升缓慢的现状下,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实现经济转型,什么才是有效的方式? 台湾高科技园区的建立就是启示之一。和许多地方在经济开发区设立区域主题园中园,比如日本工业园、深圳工业园相比,台湾高科技园区的做法有所不同。作为松山湖的园中园,台湾高科技园区的目标是通过与新竹科学园进行产业对接,优势互补。通过台湾产业品牌的带动,实现本土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同时借力台湾的资本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2001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诞生。当年,该产业园背负着东莞产业升级和整合的重任,肩负着建设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和人才高地中心的职责。 在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技术创新意识、高技术产业积累不足的情况下,松山湖开始起步,为一个姓松山湖,叫高科技的新东莞而发力。 据《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松山湖GDP年均增长7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05% 松山湖与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10所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引进了5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创建了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20个工程中心(含工业设计中心)和实验室、2个市级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10个行业创新和技术联盟。 与此同时,2011年《松山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松山湖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实施人才战略,重点引进和培养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四大产业,奖励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高端创新创业型人才、精英管理人才及各类技能人才。 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区是广东省探索重大平台建设的新模式。 有舍有得 今年一季度,东莞GDP增速在广东省排名倒数第一。很难说这不是压力,但是,有专家认为,GDP增速放缓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信号。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如果产业升级做不好,我们很容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不如人家,做低端不如周边的地区;但要做高端,像东莞,原来的产业层次又比较低,高端产业进不来。要腾笼换鸟,"大鸟""壮鸟"才能进来。" 据初步统计,过去10年间,松山湖从考察的8000多个项目中选择了500多个项目入驻。近两年就有4000多家企业要求入园,但最后能落户的不足5%。松山湖始终坚持高标准招商,坚持"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高税收贡献,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的"三高两自"招商标准,拒绝接收污染大、能耗大、科技含量低的项目。 择商选资抬高了松山湖的准入门槛,因此松山湖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包括华为、宇龙通讯、胜华科技、德国通快、漫步者(002351,股吧)、日本美达王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据了解,目前已投产的项目,平均每亩土地产值超过1000万元。 相比那些发展了20年的高新区来说,松山湖用了1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然而,对于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环节的现实,东莞的领导班子并不掩饰。如果用创新集群建设、科技金融发展、高端人才引进以及生活配套完善这样一些指标来衡量,松山湖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腾笼换鸟"并非一个简单的目标,仅仅靠阻挡不符合"三高两自"标准的项目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项目尤其对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项目拼抢十分激烈。如何能做到抓大放小,舍次求主,对高新区乃至地方政府的管理,以及对GDP还放不下的追求,无疑是一大挑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