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7, 2013

太醫董事長鍾仁策略…成熟市場代工/ 新興市場品牌

太醫攻全球 「創新能量」爆發【經濟日報╱記者 黃文奇】 2013.06.24 01:49 am太醫董事長鍾仁。 記者邱德祥/攝影 太平洋醫材是國內醫療耗材龍頭,在台灣成長、茁壯,由現任董事長暨總經理鍾仁自1977年起創辦至今,今年正式邁入第37年。鍾仁擘劃公司經營以「十年」為一個階段,從2010年起的「這個十年」,要轉型為最具創新能量的醫療耗材公司。 太醫從1977年成立時股本100萬元,目前已成長到6.6億元,公司規模增加660倍,而營收也從最初的數百萬元,到了去年的14.38億元。太醫產品不僅在台灣是市占龍頭,近年更跨出台灣市場,揮軍歐美、大陸、中東、日本,並積極切入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但對董事長鍾仁來說,這37年的奮鬥,一點都不輕鬆。鍾仁大學畢業後進民航局上班後,在服務的單位再飛安單位負責總務採購。當時,老蔣(中正)總統有一部專用的救護車,平時由空軍總部(松山機場)保管,車上的救護器材中,缺一個「氣胸引流瓶」,但當時台灣並未製造,僅有德國生產。鍾仁說,他詢問該「氣胸引流瓶」報價,「一支陽春玻璃瓶子竟要價台幣上萬元」,他認為,自己做只要200元就有了,就此隱約嗅到一股商機。機緣巧合,在民航局服務七年後,國際機場要南遷桃園,他也藉機轉換跑道,在醫材的領域起飛,就在1977年創辦太醫。「太醫做客戶想要的,做別人做不到的」,靠著不斷開發、創新,太醫目前的產品品項已經超過800種,還不斷在推陳出新;鍾仁說,太醫不做「me too」的產品,要就要最新、最好的。外型、談吐都像是書生、學者,鍾仁對產品研發有「創新」的理念,當初創辦公司也是這樣一股想法,「不願一輩子平凡、平淡」。草創之初,太醫落腳在台北市公館溫州街附近,名稱叫做「太平洋儀器」。鍾仁兩位朋友一起創業,募集了五個股東,從消毒袋做起。那時鍾仁勤跑醫院,常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醫院護士們一起「棉球」,這是一種給外科手術用的棉球,每天消耗量很大,卻必須手工製作,製程簡單卻費人力卻、沒效率,鍾仁看在眼裡,也看到了商機。鍾仁心想,既然女生保養皮膚用的「化妝棉」可以用機器製作,棉球應當也可以,於是就和當時的股東湊錢買機器,從此開啟太醫「起家」的契機。他回憶,當時護士一天可以做5,000顆棉球,但是用機器做只要1分鐘就可以打2,000顆;醫院若向他購買,還可省下一半的成本,皆大歡喜。因此太醫在這個生意模式下,半年內就賺超過一個股本,不僅還清負債還有盈餘。棉球生意成功後,鍾仁繼續開發棉棒、消毒瓶、紗布等產品,由於過去這些進階的醫療器材都必須進口,價昂、成本高,在太醫開始以平價供應這些耗材後,當時幾大醫院包括榮總、長庚、國泰等,都成為太醫的主要客戶。鍾仁笑說,在切入耗材的前幾年,太醫在國內都沒有競爭對手,幾乎是獨占,業績呈現倍數成長。但獨占生意終會被覬覦,1983年供給太醫上游材料的廠商,聞到了這個商機,又因為基礎醫療耗材的技術門檻低,切入很容易,逐漸出現瓜分市場的競爭者。因此鍾仁思考轉型,切入塑膠類醫材,跳入另一個高階領域。1985年太醫因應客戶建多,建了銅鑼廠,投資5,000萬元。當時,衛生署開始介入管理醫療器材工廠,制定許多國際法規,譬如無塵室必須距離馬路20公尺以上,附近不得有污染工廠等,鍾仁在幾經尋覓後,才找到銅鑼工業園區1,600的地方,建起生產基地。

穩健布局 供貨能力出色 太醫創立十周年的時候,1986年國內醫療耗材市場逐漸呈現飽和,鍾仁開始思考跨入外銷領域,甚至希望全面轉型做外銷。新廠完工後約兩年,1987年太醫繼續開拓新產品領域,建銅鑼二廠,切入設備領域,開始做「醫療氣體管路設備」。依鍾仁的說法是,把原本進口的變成「台灣」的,滿足客戶需求。在幾年的經營、轉型與成長後,太醫逐漸成為國內最大的醫療耗材廠。多年成長,太醫卻在正要準備上櫃的2001年,發生一件對公司打擊的事件:高雄專做外銷耗材用的廠發生火災,造成公司「重大損失」。這次的意外,讓太醫外銷生產線全部暫停,正在準備的上櫃事宜,也因此喊停,一把火炬燒傷了營運,太醫僅一息尚存。一把火燒出傷痕也燒出業績,那年鍾仁延攬了現在的執行副總李家茂進入經營團隊隊,雖然在那之後不到半年就遭遇火災事件,但從此以後太醫也進入另一個里程碑。2003年起遇上SARS事件,對一般公司而言或許是天降災禍,但是對太醫這樣的醫療耗材公司來說,卻是另一個轉機,公司明星產品「密閉式抽痰管」也在當時異軍突起。李家茂回憶,當時公司在「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想到要賺錢,只要醫院有緊急需求,二話不說立刻先送到應急再說,也從此和醫院建立了革命般的信任感。太醫和台灣一起成長,那時「密閉式抽痰管」賣的很好,開始逐漸成為主力產品,鍾仁、李家茂說起這段往事的共同印象是「醫院24小時拉貨」,緊急電話不斷。一次,嘉義長庚緊急向太醫調十條小孩子用的密閉式抽痰管,太醫知道必然有孩子受到感染、危在旦夕,因此立馬派人送到,從此供貨能力受到肯定。或許是天公疼好人,也是集中管理有成,太醫在2003年營收正式突破4億元,那年8月底,在延遲了兩年後,終於重新遞件申請上櫃。沒多久好消息就來了,2004年太醫雙喜臨門,年營收突破6億元,也正式完成上櫃;跨入2006年,太醫銅鑼本廠繼續擴產完成,鍾仁回憶,幾乎在後來每一年,營收都有兩位數成長,到了2009年正式突破11億元,那年公司也開始建銅鑼一廠,繼續擴大營運布局。隔年,銅鑼一廠完工,太醫思考這個階段起的十年布局,近年,太醫的十年布局都按部就班,去年營收已經超越14億元,但對太醫而言,十年是一個階段,但是繼續創新才是最終的目標。

雙「新」搶市 代工品牌都做 太平洋醫材董事長暨總經理鍾仁表示,太醫三年內將繼續開拓美國、新興市場,並規劃在2020年以前,營收要突破50億元大關;明年初公司將投資4億元另建耗材廠,以因應產能需求。以下為鍾仁專訪紀要:

問:太醫目前市場布局概況?答:目前台灣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國際市場才是重點,國際市場又以美國、新興市場為主要開拓對象。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國家醫療需求逐漸成長,這是世界趨勢,但已開發國家其實也還有很大的空間,譬如太醫在美國的銷售額僅占營業的8%,但美國醫療耗材需求卻占了全球需求量的四成以上,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問:太醫三年內的經營策略?答:太醫在未來的三年內,製造策略就是要發展「新產品、新製程」,市場策略分為代工和自有品牌。新產品不用說,每年一定都至少要推出20種以上的新產品,以抵抗市場對醫療耗材的淘汰率,不是每樣產品都會成功,但是唯有創新才有機會。另外,新製程當然就是完全的自動化機制、提昇量產能力,只要做到這兩項,毛利率、競爭力都會大舉提昇。市場策略方面,成熟市場如美國市場相對單純,因為他是成熟市場,代工才是王道,透過醫療展覽讓自己曝光,打進當地的供應鏈;另外新興市場譬如大陸,我們就是發展自有品牌並尋求代理商合作銷售。

問:太醫遠程目標為何?答:從銅鑼三廠在2010年落成後,公司就定下2020年內希望做到營收50億元的大目標。太醫在2009年營收突破10億元,用產能和製程來估計,加上規劃的創新、市場開拓等計畫,2020年要達到50億元營收應該不是太難。

問:短期內有哪些投資計畫?答:明年初太醫將再投資一個新廠,主要生產耗材產品,金額約4億元,其中包括斥資約1億元建構「物流中心」,最快後年即可投產。展望今年,所有廠房的產能利用率將到八成,明年就會到九成,換言之若明年不建新廠,後年公司就會面臨無廠可用的窘境。【2013/06/24 經濟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