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設置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銜接新藥研發缺口,提供產學研藥物化學研究平台服務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 建檔日期:106-06-12為配合政府之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的目標,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下稱生藥所)參與中央研究院推動之「生技醫藥轉譯創新發展計畫-技術支援平台主軸」,規劃於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設立「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Value-Added MedChem Innovation Center,以下簡稱VMIC)」,以整合支援模式,提供小分子新藥研發所需的「藥物化學研究」關鍵技術平台服務。為在2017年度即開始提供服務,在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竣工前,先行於國衛院竹南院區設置過渡實驗室,於今日(6/12)正式揭牌啟動營運。新藥研發的難度高,現今國際藥廠採取委外研發方式,尋求縮短研究週期、加速完成上市,已形成趨勢。目前全球約一千多家委託研究機構(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分別提供藥物開發鏈中不同階段的服務,2015年全球CRO總產值已達330億美元,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成長,估計可提升整體研發效率達20-40%。美國FDA在2015年核准的45個新藥中,有32個為化學小分子藥物,足見小分子新藥仍是國際新藥市場的一大主軸。然小分子新藥的研發過程需要投入大量「藥物化學研究」的技術與人才,國內CRO在化學方面提供的服務仍多侷限於「化合物公斤級合成」,無法提供小分子新藥研發最重要的「藥物化學研究」關鍵技術。兩者範疇與深度迥異,「藥物化學研究」著重於研究藥物最佳化,強化智慧財產佈局以及專利延長,需有強大的know-how投入,是目前國內非常欠缺且亟需填補的技術缺口。故以政府法人機構已建立之小分子新藥研發能量,解決廠商遭遇的研發瓶頸和技術缺口,是國內發展生技的重要策略。國衛院生藥所是國內少有具備整合性研發技術平台的研發單位,歷年來已有多項自行研發小分子藥物透過技術移轉與產業銜接。現今藉由設置VMIC,發揮關鍵技術與經驗補強產業研發缺口,向上承接活性篩選平台的成果,透過藥物化學加值研發,產出候選發展藥物,向下銜接臨床前毒理服務,將台灣新藥研發產業帶入一條龍模式。VMIC採取「產業問題及客戶需求導向」,以來自廠商的活性化合物為起點,進行「活性化合物至先導化合物最適化」及「先導化合物至候選發展藥物最適化」,提供包含先導藥物合成與最適化、競爭對手化合物合成、參考品或標準品合成、客製化分子庫合成和電腦輔助藥物設計等服務,另外也提供專利地圖分析與技術路徑分析、專利突破和迴避、專利延長與擴張之服務以及各項藥物分析儀器之代測服務等。VMIC目前已與5家生技公司完成簽約,將針對廠商的需求提供藥物化學全方位研究支援。VMIC期許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全方位藥物化學材料與資訊的提供者」,協助達成帶動國內生技產業升級的目標。VMIC未來將搬遷至國家生技園區永久位址,以地緣之利就近協助國內生技廠商,與園區內其它研發領域的技術平台進行垂直整合,以群聚效應加速研發。VMIC的設置符合國家「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整合生醫核心設施與資源中心、支援生技產業創新研發的政策方向,將致力串聯產學研藥物開發鏈,落實政府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之「完善生態體系」及「整合創新聚落」行動目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