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4, 2011

台灣生技醫藥其中的一種經營模式:富爸爸”資”持

富爸爸效應 生醫股嶄露頭角2011-08-15 工商時報  國內生醫產業在逐步找到營運利基下,近期也掀起「富爸爸效應」,部分早年投資的大集團已開始要進入收成階段。不過,Vivo(維梧)創投合夥人孔繁建認為,台灣要有更多願意長期投資的金主(財團),才能吸引國際長遠投資的金主,而讓生技產業快速和國際市場接軌。孔繁建認為,造成財團尚不敢大舉加碼布建生技產業,主要是政府缺少對明確產業長期投資的意願,而且在法規的制定上,對長期投資者也是個限制,畢竟投資不等於投機,如果政府沒有明確的產業方向,那麼金主的投資就會打折扣。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比較積極投入生醫產業的集團以潤泰、永豐餘最積極。率先投資的永豐餘,是以太景生技為灘頭堡,目前太景的新型抗菌新藥-奈諾沙星,去年已成功技轉國際大廠,象徵集團投入新藥產業開始逐步進入收成期,另一研發中的骨髓幹細胞驅動新藥TG-0054年底也將完成二期臨床,也將爭取國際授權機會。該公司在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的問題獲解決下,可大舉縮短上市時間。投資領域最綿密的潤泰集團,從新藥開發、CRO臨床、植物新藥到保健食品都有,去年還與統一集團、華人生技專家趙宇天合資成立天福;潤泰除了投資國內生技公司,也投資海外公司,更準備成立創投基金,在在都突顯看好生醫產業的發展。另外,資金雄厚的中鋼則是以天女散花式的模式布局了不少,鴻海集團則小試了高級健檢,由於和訊聯合資投資此領域,因此,也投資了訊聯。最先開花結果的和信集團,則因中橡成功開發龐貝氏症的孤兒藥,每年有逾10億元權利金入帳,該公司投資的景德製藥,日前順利取得工研院新型抗癌藥及奈米包覆平台的技術授權,目標5年內營收倍增,晉升國內前五大藥廠,未來兩年內也將完成IPO。另外,新東陽集團也很勇敢,Polaris Group(北極星)暨瑞華新藥執行長吳伯文認為,如果沒有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他們公司早倒了,而投入研發中的肝癌新藥A DI-PEG 20也不可能一路走到目前已進入FDA的三期臨床,而有十多種新適應症陸續進入多國、多中心的人體臨床試驗。針對集團的投資生醫產業,創投界認為,有不少投資案是由於虧損到不能倒下去的窘狀,在虧損金額實在太大下,才逼迫集團咬牙支撐,才有了現在逐步嶄露頭角的風光。像統一轉投資的神隆,成立超過十年,一直到近三年才順利轉虧為盈,去年盈餘才首度彌補完帳上虧損,可見其前期投入的心力。目前已神隆已是國內原料藥的龍頭,占國內原料藥出口值的5成以上,近年在抗癌藥領域獲得不錯斬獲,該公司預計9月底前可望掛牌上市,目前暫定掛牌價53元,上市後市值將突破10億美元,成為國內生醫產業的市值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