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攝影展 記錄救援足跡 2015-06-12 19:34:04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即時報導全球最大的獨立醫療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簡稱MSF)」即日起至21日止,在台北誠品敦南店舉行《醫靠,無界》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透過歷史照片娓娓道出MSF成立40餘年來的人道救援故事,現場還模擬前線醫療設施環境,並展出對抗伊波拉專用的個人防護衣。《醫靠,無界》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今天舉行開幕典禮,MSF香港總幹事卡磊明表示,台灣民眾支持MSF,臉書粉絲團有超過4萬人關注,目前計畫在台北設立辦公室,正在申請許可中。本身是台灣人的MSF香港主席劉鎮鯤表示,本次攝影展介紹MSF自1971年成立以來,在不同情況下的救援工作,救援隊伍不分種族、宗教、政治立場與國界,為傷者帶來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總是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方。」全台首位無國界醫生宋睿祥也現場分享經驗,他表示,大學時期就希望加入無國界醫生行列,終於在2004年如願以償,前往賴比瑞亞協助戰後重建,因無國界醫生都必須獨當一面,當時歷經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如瘧疾、血吸蟲、剖腹產等,堪稱是震撼教育。宋睿祥說,5年前葉門戰亂時前往協助,是火線上唯一的外科醫師,當時有兒童因轟炸頭顱破裂,但當地物資缺乏,他急中生智,用大腿筋膜來修補腦膜,保住兒童一命。他也坦言,擔任無國界醫生面臨的死亡比就活的多,但貼近當下現實,也是最珍貴之處。
台灣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宋睿祥:「醫療的根本在於助人」 簡紹琪 2015年06月13日 17:151997年,世界上發生許多大事,香港回歸中國、第一隻複製羊桃莉誕生、柯林頓連任美國總統。但對就讀醫學系四年級的宋睿祥來說,那年,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第一次來台灣舉辦攝影展,他被一系列救災的照片與MSF的信念衝擊,從此他踏上一條不同的醫學之路。2003年,宋睿祥擔任住院醫生滿兩年,有了無國界醫生計畫的申請資格,他完成6年前的願望,成為台灣第一位的無國界醫生,飛往西非賴比瑞亞的叢林。
「我有好多第一次都在那裏發生」「我的第一個救援任務是重建當地戰後的醫療體系。」宋睿祥回憶。在賴比瑞亞的叢林中,宋睿祥憑藉著簡單的醫療設備與藥品完成了第一次的剖腹產手術,「我有好多第一次都在那裏發生。」宋睿祥描述,第一次面對瘧疾病患、第一次治療營養不良的孩童,在在挑戰他的抗壓性。「根本沒辦有心理建設。」宋睿祥表示,當地有種種的突發狀況,手邊的病患常常死亡的多於救活的,作為一名醫生眼睜睜看著生命消逝那一刻,事前的心理準備全然無效。「但是我們也有密笈,叫做《叢林守則》(Jungle Bible)。」無國界醫生的資深成員會傳授組織40年來救援人員在險惡環境下習得的的叢林法則,告訴新進人員如何應對某些特殊狀況。
「你要能在那種環境下獨立作業」 而這些經歷讓宋睿祥從一位資歷僅兩年的住院醫生蛻變成一位獨立的無國界醫生,他說,「無國界醫生非常重視每個人的獨立性,你要能在那種環境下獨立作業,因為常常整個地區只有你一位醫療人員。」此外,當地的設備並非盡如人意,因此宋睿祥更強調,「無國界醫生除了專業技術,還要富含創意,能運用手邊基本的設備克服障礙、執行手術。」結束2004年首次的救援任務後,宋睿祥回到台灣的醫院任職,直到2009年,他以外科醫生的身分再度投向無國界醫生的葉門救援任務。這次,他深深體會到,「醫療的根本在於願意幫助他人。」無國界醫生從不強調英雄主義,而是關注於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中能拯救多少生命。
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中能拯救多少生命 展覽現場有媒體問到,擔任無國界醫生期間是否感受到害怕、恐懼。宋睿祥坦言,身處外科醫生24小時待命的高壓環境,「當下當然會充滿害怕的感覺,但就是因為這件事如此貼近現實,所以更讓人恐懼。」宋睿祥也表示,「作為無國界醫生,我們是去幫助那些受戰爭所苦、沒有醫療資源的人們。」他感受到無國界醫生憲章的精神已經完全與他的生活結合,「當初受到MSF的理念吸引,但在最前線的工作期間,這些理念已經便成了我的生活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