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勞盟】醫師,只能堅持、不能放手 (李宏昇) 該學習能捨、放手、轉念的不是醫師,是悲痛欲絕的家屬、捉襟見肘的健保、唯利是圖的醫院。 2014年10月03日23:01日前,衛生福利部醫事司與台灣安寧照顧協會舉辦「安寧緩和醫療—從『心』開始」記者會。 會中提到:有醫師只會替病人插管、卻不會拔管,徒讓病人含恨而死,不懂處理末期病人的照護。 醫師要有同理心,若病人持續深度昏迷,應予拔管,減少病人與家屬的痛苦,不然「就讓醫師體驗躺在床上被管插的滋味。」
醫師要有同理心,這個大帽子何其沉重! 對昏迷指數3分掙扎求生的病人,如何發揮同理心? 要自己躺上去被插管? 對昏迷指數3分傷心難過的病人家屬,如何發揮同理心? 跟他們直說,病人沒救了? 對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如何發揮同理心? 這病人沒搞頭,但有賺頭,插管、裝葉克膜、入加護,包套全上? 對磨刀霍霍的健保局,如何發揮同理心? 發揮大愛,作功德,核刪的費用自行買單? 對虎視眈眈的醫糾風險,如何發揮同理心? 只要對得起良心,判刑、入監、賠錢,都要歡喜受? 對批判醫師的大老,如何發揮同理心? 以往耳提面命、救人為職志、絕不放棄的醫德教誨,都是屁話? 現在看到病人,動手前先計算得失:有得才救、有失必捨?
醫師要有同理心,後果自己扛! 曾經擔任第二屆健保局總經理的賴美淑教授在建國一百年以「二代健保的展望」為題的演講中提到: 全民健保開始實施時,大家認為這是醫界的事; 後來發現它是管眾人的事,所以公共衛生界也加入了; 不久又發現,這是與公共財務有關係的,於是公共財務的人也加入了; 接著又發現,是與經濟學有關的,經濟學者就進來了; 最後,社會學者說這是重要的社會政策,因此社會學者也進來了。全民健康保險的層面甚廣,需要共同參與的層級太多,絕不是醫界可單獨承擔。 同理,無效醫療、安寧照顧的重大議題,涉及民眾的心理、醫院的財務、整體的經濟、政府的政策、法令的修改、……等。 這麼複雜的介入因子,不是醫師發揮同理心就可以妥善處理。
想解決這個問題: 醫界專家應依證據醫學觀點,界定何謂「無效醫療」。 健保專責單位應依財務情況,議定「無效醫療」的具體替代措施。 政府立法單位應盡速訂定配套的法侓規範,作執行機關的後盾。 司法機關應廣納國內外案例,畫下不可逾越的紅線,保障權益也堅守分際。 醫學倫理團體應該宣導並推廣民眾了解「無效醫療」,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醫院管理階層應該要棄置「無效醫療」的紅海,追求「安寧照護」的商機。 該學習能捨、放手、轉念的是悲痛欲絕的家屬、捉襟見肘的健保、唯利是圖的醫院。 醫師的專責:救治病人,只能堅持、不能放手。(作者:李宏昇醫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