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藥品核價 速採三同標準 2016-04-18 02:52:21 經濟日報 陳威仁國內有不少生技公司,早期從製藥起家,胼手胝足發展數十年,產業界近來投入數十億元打造國際規範的PIC/S GMP藥廠,受到國際肯定,堪稱台灣之光。但面對國際藥廠的競爭,國內的藥品審查、核價政策卻「厚國際、薄國內」,讓台灣製藥產業逐漸萎縮,這對生技業發展毋寧是一個阻礙,也是警訊。以學名藥為例,國際進口台灣的學名藥,不必經台灣查廠,僅須透過書面審查,也不用做「人體相等性」(BE)的試驗即可上市,國際藥品來台還享受「零關稅」的優惠。但國內學名藥則全無這些「優待」,成本相對墊高。製藥產業是民生、國防工業,一般國家莫不想盡辦法墊高進口藥品的進入障礙,以保護自己國內的製藥產業,讓自家藥廠有能力與國外競爭。反觀台灣,國際藥廠的學名藥來台幾乎沒有門檻,而自己國內藥廠的產品要上市,卻受到層層限制。再舉一個例子,國內的藥品若要輸出國外,不僅需要通過進口國的查廠,如美國、日本等,還必須在當地做銜接性試驗或BE試驗,絕無可能僅書面審查就過關,更不用說關稅門檻,兩相比較,國內製藥廠的產業環境之嚴峻,可以想見。若說技術能力,國內製藥廠目前約有120家已經通過PIC/S GMP的認證,符合國際生產規範,也有不少廠家通過先進國家的查廠要求,技術競爭力堪稱世界級。再者,國內生產的學名藥,都是根據原廠藥的規格數據,並無任何療效、品質上的差異。藥品核價上,國內藥廠也屈居弱勢。國內健保經費每年近6,000億元,給付給藥品的經費達1,500億元,其中,國內製藥廠僅分到約400億元,其餘的近1,100億元的藥費,全都讓國際藥廠拿走。國內藥廠供給台灣75%的用藥,卻僅拿到25%不到的健保經費,公平嗎?。為何會如此?因為國內藥廠大多是「小而美」的中小型藥廠,面對國際如TEVA、SANDOZ這一類的學名藥大廠,在生產的成本管控上原本就矮了一截,而國內健保核價上,卻開放讓這些藥廠以價格優勢與國內藥廠競標,台灣藥廠當然難以招架。國際大藥廠不僅在生產成本具有優勢,也技術空間去發展孤兒藥或利基產品,在藥品市場已經占有相對優勢,而台灣慢性病用藥是大宗,他們以優勢價格進入台灣後,更強烈壓迫國內學名藥廠的生存空間。產業界的立場是,藥品是用於治療疾病、用於人體,原本就需要嚴格把關,政府縱使不能善盡保護國內產業的責任,理當要讓國際藥廠產品進口來台,也適用同樣的標準,而健保核價上,也應該要做到「三同」,才能讓國內藥廠有喘息空間。就是不論國際或國外的藥品,在健保核價時,應該要秉持「同品質、同規格、同藥價」,這「三同」應該是政府面對國外藥廠的競爭時,最低的標準。我們能體諒政府必須面對國際藥廠團體的壓力,最近,台灣又要加入TPP,相信國內製藥產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政府應該正視的是,未來國際藥品來台的「專利連結、資料專屬權」應該檢討縮短,讓國內藥廠能夠及時搶進。近年來,因為市場挑戰嚴峻,國內藥廠看似出貨量成長,但事實上合併報表卻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以國內較大的老牌藥廠如永信、生達、中化為例,都已經有這樣的危機,其他規模較小的藥廠更是岌岌可危。政策引導產業環境,產業環境是競爭力的基礎。國內藥廠面對這樣「不公」的立足點,仍孜孜矻矻地在國內設廠、創造就業率,回頭一想,若到國際設廠或許還能有更大的「利基」,那何苦一定要留在國內呢?(本文是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威仁口述,記者黃文奇/整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