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台灣的產業轉型策略何在? 2013-08-20 06:56:13經濟日報20日社論摘要如下: 1999年,進入21世紀的前夕,美國某一智庫邀集一群專家,預估新世紀中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項目繁多,譬如其中之一的分析,就從20世紀後期人類的避孕與節育,以及人類複製生技的發展,推論維繫人類社會的基礎,一夫一妻制可能會動搖消失,因為繁衍後代的基本需求將漸被取代了,衍化下去,建築在這個基礎上的傳統法律與體制可能都會改變。不過,與目前台灣狀況相關的是他們估計在2020年後,電子科技市場發展漸趨飽和,下一個階段將是生物科技的年代。對照當前的台灣電子業,整個國際市場的成長緩慢,而大陸本土廠商的量產又搶走部分市場,號稱台灣四大慘業的現況,除了記憶體DRAM市場有回春跡象之外,太陽能、面板、LED燈均仍陷困境。宏達電在蘋果與三星的夾攻下,步履維艱,手機高端市場呈現飽和,中低端價位產品被大陸廠商先占,台廠的出路日窄,傳統的電腦市場,地盤已漸被大陸廠商搶占。展望未來,台廠的生存空間被壓縮,競爭只會益加激烈,在這個殺戮戰場中,有多少得以存活,均難以逆料。目前建立在原有產業發展下的政策規劃,可能都有待深入評估,重新擘劃,因為當前台灣面臨的可能是另一波的革命性產業結構轉型。台灣第一次產業結構是在195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遷台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成功,奠定以農業為基礎推動的進口替代輕工業。1960年代,紡織業因國內市場飽和,美援代工叫停,極高比例的紡錠閒置,台灣的經濟策略從進口替代改為出口導向,政府訂定獎勵投資條例,針對策略性工業與外銷產業投資給予各種租稅減免,引導出口產業快速成長,帶動台灣經濟起飛,1970年代台灣的經濟成長被稱為經濟奇蹟,與當時的經濟政策有著莫大關係。1990年代,台灣經濟進入二度產業關鍵的轉換期,從1981年起,台灣的外貿順差持續不斷地成長,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迅速累積,1987年的順差高達190億美元,外匯存底有767億美元,為1980年的34.8倍。當年的貨幣供給M1b成長率超過37%,台幣匯率開始升值,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下跌,物價相對平穩。但是民間持有的金融資產大幅成長,不動產市場與股市狂飆,出現資產泡沫,工資水準亦水漲船高。一時間,四大生產要素中有三個被顛倒改變,土地價格高漲,勞動工資提高,原本相對缺乏的資本卻多到淹腳目。台灣從一個勞力過剩、資本不足的國家,移形換位,成為一個資本豐沛而勞力相對短缺的國家。台灣經濟的基本稟賦改變,產業被迫轉型,台灣經濟進入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新階段。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留在國內的開始走向自動化與趨向資本密集生產,當時正值美國高科技業不景氣,回流的台灣高科技人才結合國內投資人雄厚的資金,技術、人才、研發能力,加上與美國產業上、下游的聯繫關係,為新竹高科技園區注入強而有力的力量。在這個基礎上,台灣成功地走出二次產業結構轉型。現在,台灣面臨第三階段的產業結構轉型,台灣產業究竟將走向何處?繼續抓住電子業不放?以目前狀況,還能抓多久?政府積極鼓勵發展生物科技產業,但目前看來台灣的發展仍在前期,無論研發投入或生產,均未能登堂入室,遠遠不及一個先進國家的大型生物科技公司。同時,根據分析,基因改造在未來世界中可能是主流方向,但是民間與官員的認知不同,台灣的發展相對落後頗多。總而言之,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不能缺乏方向,主政者仍應肩負起主導之責。 【中央網路報】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