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5, 2014

30比學歷/40比能力/50比財力/60比體力/70比「病歷」!!!

小心肝 彩色人生不變色【經濟日報╱王欽堂】 2014.08.13 03:47 am 同學會上,有人感慨這個年紀的我們,時間往往不是自己的,眾人皆心有同感。中年歲月,許多人都是所謂「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因為要為理想或生活的重擔打拚,時間都不是花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此時忽略了身體健康的維護,再加上工作或人際關係的不順利,身心狀況就容易出問題,甚至可能罹患重症或不幸讓遺憾的事發生。年輕時曾經看過某文章的一句話,大意是感慨說,40歲前常常要參加同學的婚禮,而40歲以後參加的可能不是婚禮,而是喪禮。當時看了這樣的話沒有特別感覺,及至歲月增長,經歷更多事以後,慢慢的就有所體會了。

比能力比財力…別比病歷 30比學歷,40比能力,50比財力,60比體力,而70以後呢?就比「病歷」吧。年輕時重視學歷及有形的物質,比「三高」,比誰的學歷、職務及收入高;而中年以後,身體健康狀況開始出問題,體力也走下坡,同學會上開始會有如何保養云云的議題,比較的東西可能是走樣的身材、頭上的白髮、臉上的皺紋等等。年紀再大時,比較的項目可能就是另一個「三高」,血壓、血糖和血脂了。8月的父親節,讓我想到自己的父親。21年前,我帶著父親的鼓勵與期許,醫學院畢業後幾年,即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創業維艱,而所從事的又是最辛苦、不易推廣的健康檢查工作。而正當創業初始,我忙於診所經營時,住在台中鄉下的父親,竟因肝癌而在很短時間離開人世。和許多台灣的父親一樣,父親也是慢性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因為長期發炎而產生肝臟病變,最終演變成致命的肝癌。然而,從有症狀發生到離開人世,竟然只有短短的兩個月,完全讓人措手不及。

預防勝於治療…定期健檢 父親早逝一直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因為如果當時能及早透過檢查發現異常,並加以追蹤治療,說不定不會造成完全無法挽救的事實。當然,這件事也更堅定我後來20年推動預防醫學的信念。在那個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許多人罹患了肝病而不自知,特別是鄉下人。早期在鄉下,辛苦的農稼工作,整地插秧施肥,甚至噴灑農藥,樣樣都得自己來,多數人生病時都是直到發病了才會就醫,但往往也都已經相當嚴重了。肝病常被稱為「國病」,原因有人戲稱,因為兩岸都尊敬的國父是死於肝病,所以稱為國病。最重要的原因是,肝癌很長時間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直到30年前開始有疫苗注射,及B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有更多治療藥物的問世,肝病才得以控制。

慢性肝病潛伏…沈默殺手 國民健康局最近分析,八成以上肝癌患者都曾感染BC型肝炎病毒,是民眾罹患肝癌最主要的原因。該局亦曾利用網路進行調查,發現僅六成多民眾正確認知肝病發生與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相關,回答最多的選項是「熬夜」,高達93.3%。而三成罹患肝炎的網友沒有就醫,主因是「身體沒有什麼症狀,應該不需要」。顯示時至今天,民眾對肝病的認知,仍然有待加強。台灣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要防治肝病,民眾首要清楚自己是否有慢性BC型病毒感染,如果是有BC型肝炎,則應定期就醫追蹤,接受肝功能檢查,把握治療時機。除了肝功能檢查,亦需定期檢查腹部超音波與甲型胎兒蛋白質,以發現早期肝癌,及早治療可提高存活率,這是部分肝炎患者常常會疏忽的。另外,對於符合健保「慢性BC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方案」的民眾,可善加利用這項資源,藉由治療可阻止後續肝病的惡化機會。研究顯示,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15-20%的人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 C型肝炎病毒感染後,更是70%-90%的人會成為慢性C型病毒肝炎患者。慢性BC型肝炎後續約有二成會演變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可能在數年後演變成為肝癌,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幾天前,一趟西部海岸線的單車行,我用貼近土地的方式來認識寶島。除了看到雲嘉南濱海區特有的風光外,一幕幕的田野景色,隨著自行車的經過,不斷的轉換畫面映入眼簾,而小時候和父親下田耕種的畫面,以及父親耕種時彎腰的背影,似乎也不斷地在腦海中出現。僅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也祈願所有為人父者都能夠重視自己的健康,為子女也為國家社會珍愛自己。(作者是哈佛健診健康管理事業董事長,本專欄隔周三刊登)【2014/08/12 經濟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