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 2014

台灣奇蹟 混與造假??

56說成136、楊志良惹惱醫界!林燦城:吃米也要知米價 2014/07/16 10:10:00文/林燦城 710日楊志良投稿蘋果日報,說全國基層診所平均每月從健保局取得136/月的營收,而實際上,健保局公告的數字卻是56萬/月(加上灌水?)引起軒然大波。 我想問楊志良: 一、將健保署付給(中醫診所+牙醫診所+西醫診所)的總金額去除以(西醫診所的總家數),分母縮小(中醫、牙醫跑到哪裡了),所得的商數當然變大,你是故意還是無知? 二、就好比拿台灣大學付給全部教師的總薪資,去除以台大公衛學院教師的總人數,來當成公衛學院教師的月收入,故意縮小分母,造成教師月­­­­­收入虛增。 這種荒謬的計算,連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都能指出錯誤。 楊志良用這種方法算出每家診所的平均月營收是136萬/月,與實際健保局公告的56萬/月,有2-3倍的差距。醫學院常給大一入學的新生測飯前血糖,最後統計平均血糖值,如果計算出230m/dl的平均值,我們都知道一定是算錯了,因為正常值是100mg/dl以下,算出230mg/dl的平均值,具基本知識的醫師都會警覺到「算錯了」,會重算一遍,會直接交出230mg/dl的一定是外行人。醫政與健保局均屬衛生署長所掌管,當首長的人對其掌管業務的預算、財務的收支,不能沒有基本的瞭解。在現行制度下,基層診所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健保局,當署長的要有清楚的概念:「健保付給醫院診所大約多少錢,每一家診所、每一位醫師大約會得到多少錢……」,這叫做「吃米,要知米價」,心中有了這種基本概念,才知道要從何處去使力以推動政策。這136萬與56萬的差距,明顯的暴露出楊志良在當署長時是完全「不知米價」的,猶如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一樣,難怪施政會失敗。人與人會起衝突,經常來自認知差異。例如,當你去餐館,自認為付了136元的西餐價,結果卻送上來一碗56元的肉絲麵,衝突當然要發生。 136萬與56萬的差距,發現二件事實:一是原來楊志良在署長任內是「很混」的,這麼重要的財務預算執行,署長竟然完全沒概念,更嚴重的是,這樣混的人,退休後居然可以混得「楊志良的公事包」之美名,所以,現在台灣的官場上,「混與造假」是生存的必然與常態。因此,今天再有學術造假的教育部長也是不足為奇。「台灣奇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