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多重性肋骨骨折 微創定位手術呼吸不再痛 今日新聞NOWnews 記者林雁茹/台北報導 2018年6月27日 年過7旬的老翁騎車發生意外,以致右側第4至6根肋骨的多重性骨折合併肩胛骨骨折,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家屬最初考慮老年人骨折恢復問題,並未進行肋骨骨折手術,但老翁因為肋骨多重性骨折的疼痛劇烈影響呼吸,引起肺部併發症,必須進行插管、送進加護病房持續觀察。最後在取得家屬同意,進行肋骨骨折固定手術,術後一周就大幅改善「連呼吸都痛」的問題,也免除未來恐長期配戴呼吸器或氣切手術的風險。一般肋骨骨折的傳統作法是不開刀,讓斷裂的肋骨慢慢自行癒合,但在忍受疼痛的過程中,恐產生肺炎或肺部併發症。林口長庚外傷科對肋骨骨折經驗豐富的鄭啟桐醫師說明,老翁在受傷後一周才進行肋骨手術,已產生的肺炎和併發症會較慢復原,而醫學臨床文獻多數建議,若有多重性肋骨骨折導致影響呼吸、骨頭移位,應於72小時進行肋骨固定手術,不僅能避免無法咳痰的肺部併發症,也能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性。肋骨骨折手術的重點,除了精準找出骨折斷裂位置,就是將斷裂、移位的肋體進行復位。鄭啟桐解釋,手術中病患的身體會受交互移動以及軟組織影響,定位未能百分百精確,林口長庚醫院目前採用2種定位方式的微創手術,即術前利用的3D電腦斷層先進行掃描,術中再用超音波即時定位,即使釘了5支肋骨,也只需打開與骨材同長約8公分、甚至更小的傷口,併用胸腔鏡幫助清理血塊。相較於傳統手術需打開10到20公分的傷口,新技術的胸骨固定系統能大幅縮短病患復原期。隨著醫材日新月異,肋骨固定的材質更符合人體需求,早期使用金屬骨板矯正肋骨骨折,身體內的異物感非常明顯,固定幾個月後須二度開刀移除。新技術的骨板為鈦合金材質,輕薄又具堅韌性,手術中先將骨材塑型成肋骨形狀,再用鈦合金螺絲釘鎖在斷裂骨頭上,不須取出,留存體內也無異物感,穿過金屬探測器不會發出警示聲響,更不受核磁共振等電磁波的干擾,形同身體的一部分,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目前肋骨固定的醫材健保未給付,為減輕病患經濟負擔,鄭啟桐表示肋骨左右兩側各12支,對病患呼吸和疼痛改善最有幫助的是4到8肋的部位,通常會選擇關鍵位置進行固定,視病患受傷程度而定,平均釘3至4支肋骨,就可達到最大效益。術後建議應盡快回復正常活動和生活,利用呼吸訓練器幫助訓練呼吸,如每天走路逾30分鐘,暫時避開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即可。鄭啟桐提醒,若肋骨僅輕微裂開、未產生移位性骨折,可不須手術、讓骨頭自行長好。此外多重性骨折病患術前的麻醉風險評估若有疑慮,或腦部受傷、併內出血情形,就不適合立即進行肋骨手術,需再審慎觀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