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材新指標-以人為中心 發展醫材業兩大商機 工商時報 邵耀華 2013年07月30日 05:40 醫材以「人」為中心,朝無痛、可負擔兩大方向發展,是醫療器材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圖/路透 正當美、歐經濟景氣陷入牛步復甦之際,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卻不斷改寫歷史新高,生技、生醫已成最熱的明星產業。生醫產業已跳脫傳統制式治病的思維,朝向以「Care」為核心的Health Care(健康促進),各大國際醫療展中,自我檢測設備推陳出新,醫材以「人」為中心,朝無痛、可負擔兩大方向發展,是醫療器材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當前醫療器材發展重心在於以「人」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出發,做為發展產品的最高指導原則,今年的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中,許多新型遠距照護器材都開始與生活結合,讓民眾自我健康管理更簡單。有不少健康管理的手機APP軟體,試圖打造隨時有醫生在旁的感覺,但多數病人比較喜歡人性化的叮嚀,而非只有傳輸數據的功能。因此,好的APP軟體需像一位隨身秘書或媽媽,可以隨時提醒自我進行健康管理。例如,當你看到「All you can eat」時,如果是具備「個人化」、「差異化」的管理APP,就會告訴你現在不適合吃太多。就長遠角度看,健康管理APP軟體的發展,除了客製化,也可與醫療器材、量測生理訊號的器材結合,達到可監控個人生理訊號的目的。簡單說,醫療器材廠商可結合量測的感測器到手錶,將量好的生理訊號透過藍芽或其他連接裝置與智慧型手機連接,再經由智慧型手機上傳醫院,讓醫生在看病前就可以拿到病人的完整資料,大幅拉近醫生與病人的距離,唯有做到「客製化」的醫療器材,服務才是有價值的。此外,有關股骨頭的醫療器材,也是近來全球醫療器材市場熱烈探討的項目。像是骨頭壞死修復方法與裝置、後十字韌帶損傷修復裝置,兩項劃時代的醫材研究成果,是今年台灣國際醫療器材展中受矚目的產品。生醫材料多項技術其實都已準備好了,所謂的創新與進步,只要做到病人更「無痛」且「可負擔」就可能是很大的突破。以股骨頭壞死修復為例,過去是直接置換人工關節,但人工關節使用期限僅有10年,往後仍需開刀更換新關節,且是個大手術。新式股骨頭壞死修復裝置,主要是針對Stage III-V期,股骨頭壞死開發的新型醫材,利用微創手術,取得患者自體的軟骨與硬骨組織,在體外混合某種特製的酵素配方,再利用一種特殊載體,將軟、硬骨組織植回患部,自行修復壞死的股骨頭硬骨與軟骨組織,病人無須犧牲自己的髖關節來置換人工髖關節,只需進行一次手術,讓病人的痛感大幅降低,是醫療器材產業一大創新。後十字韌帶損傷修復裝置,同樣因有效降低患者痛感,被視為醫材業的突破。全球後十字韌帶修復術市場需求大,過去常發生在運動員,甚至因此斷送寶貴的職業生涯,多數患者因為手術傷口大、術後照顧麻煩,大多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當前針對後十字韌帶損傷的修復裝置,是利用微創手術,由膝蓋前端切入,避開膝蓋後端的血管及神經,鎖固與螺絲的緊迫效果,可加速撕裂處的修復。許多人也會有這類問題,現在利用這樣創新的醫材加上微創手術來修複,且已進入臨床研究,相信未來可幫助更多運動選手重新回到球場,再現職業生涯高峰。(本文作者為工研院生醫所所長)
Tuesday, July 30, 2013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