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結盟打天下攻華人新藥 2012-04-2301:01工商時報 研發華人特有疾病新藥已成國內生醫產業打進國際競技場最大利基,繼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C)首席顧問蘇懷仁已選定肺癌和肝癌新藥發展下,老藥廠也吹起大聯盟風,聯合國衛院、工研院、食研所等鎖定痛風、口腔癌和糖尿病領域,希望以「打群架」方式「贏」出一片天。 為了結合更多的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這一波製藥產業的大聯盟,除了投入的新藥是來自於國衛院和生技中心(DCB)的技轉外,也希望食研所的發酵和尋找菌種的技術,能為聯盟創造多贏的契機。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由於新藥研發的經費和風險不小,透過聯盟招兵買馬方式,可以減輕各家藥廠的財務壓力,而且每一個新藥都分別有不同的藥廠主導,也可以讓每個藥廠都有開發新藥的經驗。 陳正表示,由於人種基因不同,加上文化習慣和飲食,即使是相當普遍的糖尿病或高血壓,華人的病史和治療都與歐美地區不同,所以,國際大廠研發的新藥不一定適合華人,因此,第一個由台灣生醫廠商開發的新藥最有可能是屬於華人特有的疾病。 蘇懷仁也認為,華人特殊疾病的資料台灣生醫業最完整,而國外藥廠也不會有興趣,SIC經過四個月的遴選,選定以肺癌和肝癌發展,主要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有很強的肺癌研究團隊,而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定信、陳培哲則是肝病專家,他們都有十分完整的臨床數據,將拉高此領域新藥的成功率。 就初步統計,國內新藥產業聯盟中,已經成形並且在運作的是由國衛院技術移轉,健亞、東洋、中化、神隆等7大藥廠合作研發的糖尿病新藥DBPR108,該新藥由健亞主導,並已獲准同步在台灣與美國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力拚2017年上市,搶攻全球糖尿病藥物市場每年430億至480億美元商機。 另外,SIC鎖定的肺癌和肝癌藥中,則正積極招兵買馬中,目前蘇懷仁的設計花費是以人體臨床前為主,每個個案約30-150萬美元。 至於積極投入產業聯盟的老藥廠,目前設定的研發時程是以到人體二期臨床為止,希望用最節省的預算,創造最大的價值,透過藥物開發的學習的經驗做為是否要授權或再進入三期,完成新藥開發上市。 在初步選定的新藥中,國人常有的痛風新藥預計由中化主導,而口腔癌可能由健喬或永信來帶領,永信藥品最近才由擅長研發的李芳裕接任董事長,他表示可以考慮。 口腔癌是最明顯的華人疾病,根據統計,國內25歲至40歲因病死亡的人口中,口腔癌佔第一位,比肝癌還多,而引起口腔癌的原因,有九成是來自於吃檳榔,這是十分典型的本土性疾病,可望加入策略聯盟的廠商有健喬、生達、永信和健亞。 另外,還在規劃中的是肺癌新藥,該新藥將由DCB技轉,現還在討論細節和尋找聯盟的藥廠中。 至於沒有加入聯盟的藥廠,杏輝是由杏國獨立發展癌症新藥,目前已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而屬於新藥廠的台灣浩鼎,投入的乳癌藥,則將進入人體三期臨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