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技業崛起 敲響台廠警鐘 2017-02-28 00:01:02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整理過去十年在政策引導與支持之下,充沛的資金為台灣生技產業注入了活水,使生技業榮景乍現。然而近一年來,外在環境劇變、政府政策方向不明、生技資本市場下滑,使整個產業投資誘因驟降,台灣生技產業的警鐘已響,政府宜正視生技產業所面對的諸多警訊與挑戰,切勿坐視而讓台灣未來的經濟命脈產業功敗垂成。首先是,生技股交易市場嚴重降溫。生技研發資金需求鉅大、成功上市耗時甚長,全球高研發支出的新藥及新醫材公司,都透過資本市場持續籌資挹注活水。然而,近兩年生技股萎靡不振,除了造成業者的籌資障礙之外,也直接影響資本方繼續支持早期創新的信心。檢視台灣櫃買生技醫療指數,自2014年最高點245點截至今日已下跌至151點,下跌幅度高達38%,甚至最低曾一度跌至115點。資本市場的轉向,已使一些在臨床研發階段的公司有斷炊之虞。接著是,指標股失靈,投資人信心崩盤。基亞、浩鼎等指標股接連三期臨床試驗不如預期,讓個股市值重挫,在低氣壓籠罩下,投資人對生技業的信心潰堤,帶動生技股整體下挫,一年之間生技股的總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交易量由2015年的單月高峰近2,000億元縮減至目前僅五分之一的400億元的交易量。更令人傻眼的是,上市籌資管道趨於緊縮。生技股在普遍缺乏本益比,投資人僅能依賴無法客觀衡量的本夢比及市場題材進行投資,加上台灣生技股體質參差不齊、散戶投資人對生技專業不了解等諸多因素,一度造成台灣生技資本市場過熱後轉泡沫化的現象,也迫使政府介入市場管控。然而政策的收放之間,過度約束無疑是掐住生技產業的咽喉,阻塞上市籌資的管道,連帶大幅降低資本市場支持早期創新的意願。全球上市的新藥,至少有75%是由學術機構完成初期研發,再透過技轉商化進入市場,因此學術研究是生技產業研發最根本的基石。檢調單位因浩鼎案起訴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對研究機構斲傷甚巨。過去幾年台灣生物科技學研成果商化、學術人才與商業接軌的模式,才剛剛開始由無到有,包括醣基、協和、三鼎、欣耀等大型投資案,都是極早期研究成果的技轉與商化,由大型創投偕同資本市場對尚處於科學創新概念或專利的生技研發案,協助技轉成立公司,幫助成立專業團隊、實驗室、建立制度,挹注大量資源協助快速壯大,讓一些生技學術早期研究成果由無到有形成價值與產值,協助台灣生技產業快速成長。司法指點浩鼎案,已使科學研機構力求自保,而大型創投也不願淌這塘混水,未來即使有優良投資案,也難保無斷炊之危,這諸多問題讓台灣生物技術商化管道逐漸萎縮。台灣醫療市場及法規與生技產業發展脫節,極不利新藥產業發展。七家藥廠耗資百億元成功開發「生技新藥」上市,但合計每年銷售不到3億元,主要是不合理的健保藥價給付,以及長庚、台大、榮總等醫院體系,對國產新藥的不支持,導致新藥上市之後,營收無法表現、股價節節直落,甚至出現執行三期臨床時股價尚在400百元,通過藥證後只剩80元的情況。這讓資本市場如何支持新藥發展?最後,面臨中國大陸生技產業快速崛起,台灣更須戒慎。大陸2016年健康醫療領域的創投挹注資金達563億人民幣,併購總額942億人民幣,合計1,505億人民幣,而此項金額預計在2017年翻倍成長。中國大陸自2009年推行新醫改政策,2015年革命性修正藥品註冊制度,開啟了中國生技產業的黃金時代。中國大陸憑藉如此強大的氣場、政策魄力、巨大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吸引更多全球技術、人才、資金至中國落地,若台灣的整體產業環境仍未見起色,台灣生技業的資源與人才往中國舞台移動將是遲早的事,產業警鐘已然響起,當今政府豈可不慎?(本文是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