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創新技術,以人體溫差替3C產品供電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趙郁竹發表日期:2013/06/27 8 用你的手掌熱度,就能讓LED燈泡閃閃發光,這並不是魔術,未來,鍵盤、滑鼠、行車紀錄器等3C裝置都能直接以「人體供電」。工研院在40週年慶之前,發表這項超低電壓晶片技術,透過人類體溫和環境溫差的冷熱轉換,突破國內電源供應技術,並獲得工研院年度傑出研究金獎。工研院院長徐爵民指出,隨著各種智慧裝置熱潮興起,輕薄、省電是行動裝置最大趨勢,各家業者也積極朝「元件微小化」發展。而兼具省電與效能的行動裝置解決方案,成為產業最重視的發展方向之一,工研院資通訊研究所因此研發超低電壓晶片技術,創新電路設計、電熱原理,並優化能源管理及耗能。負責此專案的工研院資通研究所技術組長朱元華展示「人體發電」應用,以手掌覆上晶片,透過冷熱溫差轉換下產生的電力,就能讓LED燈泡閃閃發光。他表示,此技術已和部分國內業者洽談技轉合作,可能的應用包括滑鼠、鍵盤等3C裝置,因為使用時須和人體接觸,即可藉此發電,不須再換電池。另外如腳踏車的行車紀錄器也能以單晶片設計,從自然環境擷取電源。另外一個應用方向則是可攜式健康照護領域,例如智慧手表、監控心跳、血壓的穿戴式裝備,這些裝置一樣會直接和人體接觸,就能透過此技術直接供電。包括Google眼鏡也很適合採用此技術,目前Google眼鏡的電池使用時間不到一天,若能採用低耗能晶片,搭配體溫供電,就能解決電力問題。朱元華表示,當初擬訂計畫時,目標是希望晶片功耗盡量降低,如此一來,透過光、熱、無線訊號、震動等方式就足夠供電。他指出,人體溫差發電量可達數百mV,只要著力降低電子產品所需的功耗,電力自給自足將不是夢。但這項新技術要成熟發展,仍有許多課題待克服,包括設計流程、系統應用等層面,電路設計本身也要更穩定。
Monday, July 8, 2013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