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鍾熙:蛋白質藥市場潛力很大,台灣動作要快 精實新聞 2013-07-01 09:34:58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附圖)接受專訪時指出,國際大廠對台灣臨床試驗、新藥/新技術的前期研發成果及兩岸合作,抱持高度興趣,而考量未來成長性及台廠利基,在蛋白質藥物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只是面臨韓國與大陸的競爭,台灣的動作一定要快! 面對外界質疑台灣生技股過去一年漲幅過大,恐有基本面追不上的泡沫化疑慮,他認為,如果已上市櫃的生醫廠商來說,1/3有穩健的獲利基礎,1/3有堅強的產品Pipeline,但也有1/3可能相對脆弱,有泡沫化風險;講到價值最難認定的新藥族群,李鍾熙則要投資人觀察三大指標,找到真正的明日之星。
以下是接受專訪摘要:
(1)問:全球都有志一同加速發展生技產業,台灣面對的競爭與擁有的利基為何?哪些領域可能成為下個階段為台灣反攻國際的明星? 答:就我的觀察,國際藥廠對台灣的臨床試驗;新藥/新技術的前期研發及兩岸合作具備高度興趣。以臨床試驗來說,昆泰(Quintiles)全球總裁就曾親自告訴我,台灣臨床試驗做的算是全亞洲最好的,因為台灣醫生的素質很高,如台大等大型臨床試驗中心也受到國際推崇,因此希望能把很多業務移來台灣做。 另外,政府十幾年來投入在新藥及新技術的基礎研究,如很多大型的國家型計畫等,前期研究的成果豐碩。未來如果可以透過兩岸協商,讓新藥、醫材或是新技術,可以在台灣進行一、二期試驗,再到大陸進行三期,縮短兩岸上市的時間,誘因又會更大,且兩岸的合作也不會只限於新藥,更多機會可能在醫美及保健食品。 要說哪些領域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方向當然很多,我們生技中心投入比較多資源的蛋白質藥,就是其中之一。我會看好蛋白質藥物的機會,原因有幾個,第一相較於小分子藥發展已有2、300年,生物藥品是到1970年代才開始發展,如龍頭Amgen也是最近十年才開始獲利。而現在全世界用藥的比例中,85%還是小分子藥,但生物藥品(或稱大分子藥)的出現,彌補了小分子藥所缺的部分,且跟人體的相容性比較好,因此現在全球生技產業中,蛋白質藥的成長最快。 而相較於小分子藥,蛋白質藥的製程出狀況的機會比較大,品質要求較嚴謹,進入門檻也比較高,台灣生技製藥業長期擁有品質與技術的優勢,有機會重新被凸顯,不像小分子藥得面臨中國及印度從原料藥到製劑的價格競爭。 還有一個趨勢是未來幾年都會是大分子藥物專利到期的高峰。相較於小分子藥的「學名藥」,生物藥品沒有真正的「學名藥」,頂多只是「相似藥」(Biosimilar),而有別於小分子藥物透過合成,生物藥品因分子量更大、更複雜,很難用合成的方式,而是以細菌或哺乳類動物的細胞當做平台,經由生物體內作用生成,只要使用不同的基因改良就可以產生不同的蛋白質,且蛋白質生成後還要進行純化,過程中包括如何找到對的東西、基因如何改良及生成物如何純化等,這些都是技術,因此生物藥品很難100%一樣。這些技術門檻反而都是台灣的優勢。 另外,我最近也發現,台灣醫生處方使用生物藥品的比例還是偏低,像是有個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生物相似藥,在國外已經很普遍採用,如美國醫生開藥的比例就有20%,但台灣可能還不到10%,中國更僅5%左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藥價過高,很難都採健保給付。因此開發中國家使用生物藥品的比例還低,也是未來的機會。 不過,即使台灣在蛋白質藥品有發展機會,但鄰近的大陸及南韓也很積極,像是大陸也委請國際專業顧問團隊,協助制訂生物藥品的相關法規及政策,南韓更有不少大企業進行高額的投資,如鎖定Biosimilar代工的Celltrion,目前產量已高達5萬公升,且還要繼續擴產,根據最新公司釋出的訊息,未來三到五年的訂單都沒有問題;三星集團旗下的生物科技公司近年投資也不小,台灣的動作一定要更快。
(2)問:近二年台灣資本市場的生技股價量俱揚,類股總市值不斷攀升,但市場對於泡沫化的疑慮也加深,就您看來,全球生技業這波的上漲,與2000年熱潮有何不同?需要擔心泡沫化疑慮嗎? 答:2000年那次生技業的泡沫化比較是國際的,台灣當時幾乎還沒有所謂的生技醫療股掛牌,在資本市場參與的程度不大,頂多就是1997-2000年間有一波投資高峰,如當時的太景、神隆(1789)等,因為大家投了很多錢,短期內卻還得不到預期的報酬,有些失望。不過,如果當時的投資沒有認賠出場,抱到現在的獲利也很可觀。 這次台灣生技股的高峰比較不同,因為有涉及到股票市場;我自己認為這波台灣生技股的崛起,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生技新藥業的投資周期大概就需要十年左右,那波2000年前後的投資目前開始進入收成期。第二是兩岸關係的改變,而對台灣生技業來說,兩岸合作的意義在於大陸龐大的市場,未來兩岸即使沒有立刻展開大規模的合作,但互動改善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延續性。 當然,除了外在環境外,這十年台灣生技業進步很多,包括累積十幾年政府部門與民間部門在前段臨床的投資、法規環境、臨床試驗品質等,這都代表台灣向世界發聲的機會越來越多,再加上資本市場對生技股的重視,協助廠商自公開市場取得更多長期發展的資源,這些優勢都不是十年前可以比擬的。不過,投入生技業當然還是會有一定風險,特別是生技業又屬高風險、高回收的產業。現在上市櫃的生技醫療公司中,約有一半是醫療器材,另一半還有做新藥、原料藥、通路、醫美、保健品的。從每股盈餘來看、有業績的約佔其中1/3,這些公司有獲利支撐,沒什麼大問題;第二種是現在還沒有獲利或業績的,但是基礎及Pipeline很具競爭力;另外1/3可能是比較危險、且相對脆弱的,可能還是會有泡沫化的風險;總括來說,我想台灣生技業的投資風險一定會有,但基礎還是存在的。 很多人會問我,怎麼判斷一家還沒有業績的生技公司價值,我自己會觀察幾個指標。第一個當然是產品的Pipeline,公司的Pipeline就像水管一樣,要看的不是已經流出來的東西,而是管內還有甚麼?到甚麼階段? 第二個是這些公司產品Pipeline,有沒有國際夥伴及客戶有興趣?不然光是自己講也沒有用,而除了國際合作外,還要有足夠的專利,否則就算產品有價值,也不會有爆發力。 第三個則是看公司的經營團隊,這裡說的經營團隊不只是參與實際營運的人,還有SAB(科技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中,有沒有個別領域的專家願意替他們背書。因為對多數投資者來說,甚至包括創投,很多生技產業研發中的東西,都涉及個別高度的專業,很難有人全部都懂,如果有大咖願意背書,價值當然不同。 其實,現在國內生技產業發展只是第一步,所謂的第一步,指的是多還只在新藥開發階段,後段就轉給別人接手,這樣就只能培養一個「研發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還是有限。現在台灣生技類股的總市值不過是150億美元、約當台幣4,000-4,500億元左右,規模還不大,需要借重與大公司推動後續發展,但十年後當然希望在兩岸合作的推動下,合作建立從原料藥、製劑生產到銷售管道的結合,串聯台灣生技業真正的價值鏈,而台廠在與國際夥伴談判時,至少也可以保有生產及兩岸銷售的權利,這樣創造的產值及經濟規模才會夠大,就像是瑞士,即使國家規模沒有很大,卻創造出很多國際大藥廠,就是台灣可以發展的方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