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08:12:55 来源: 东莞日报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把脉东莞园区建设 6月5日以来,东莞日报联合东莞时间网推出《"时间问政"第三波——问计专家给力"六个东莞"》大型问政专题,依据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中共东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六个东莞"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分别就重大项目引进、自主创新、村组经济、人才战略、政府服务、园区发展等重大主题问计多位国内权威专家学者,为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广纳民智,每个主题均以不低于一个版的篇幅进行报道。虽然这些专家、学者的有些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但他们对东莞现状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并将"时间问政"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潮。 接下来,"时间问政"仍将持续,广大网友可到东莞时间网"时间问政"平台专题网页继续"灌水拍砖",为东莞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把脉东莞园区建设 培育本土企业和企业家,做东莞"硅谷"
东莞三大市属园区 6月1日,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以下简称"中以产业园")在松山湖高新区奠基,成为以色列在中国的首个科技合作产业园。松山湖园区也因此拥有台湾高科技园和中以产业园两大"园中园"。 时间往前推一点,5月9日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台湾高科技园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中新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一起列入省重大合作平台。 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外部政策条件看,东莞的园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各界对于园区当前面临问题的思考也在增多,比如"房地产化"倾向、产业层次偏低等。更为关键的是,东莞对转型升级拐点的热切需求也对原本就定位于"重要引擎"的园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强化园区对东莞加快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东莞园区发展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尤其在东莞"三重"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重大产业聚集区的园区究竟担负怎样的角色?为此,记者专访了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
专家简介 魏达志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特区经济、产业经济、科技经济、深港合作、城市与区域经济。 现任深圳市人大常委、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长质量奖评委、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会长、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 精彩观点 谈园区概念: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还应该是城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它既是城区,又是社区和园区。 谈产业集群:没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哪怕数量再多,也形成不了产业集群。 谈人才引进:表面上看,是高端人才不愿意来东莞,是高端人才拒绝了东莞,实际上却是东莞拒绝了高端人才。 谈园区目标:园区既要加强招商引资,又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成为培育本土企业和本土企业家的沃土,做东莞的"硅谷",这才是长久之计。
1 转型之困 园区建设存在三大问题目前东莞园区建设存在三大问题:开发建设主体问题、政府政策导向问题、专业化产业集群问题。 时间问政:东莞很早就实施了园区战略,希望通过发挥园区的龙头作用,带动东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但现在看来,东莞园区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魏达志:要弄清目前东莞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回到当初规划建设园区的历史背景和东莞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下。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诞生了所谓的三大模式,即以民营经济为主、自下而上的温州模式;强调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苏南模式,以及珠三角前店后厂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在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模式中,东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在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发轫与成长中,东莞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东莞强化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模式,也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很高的就业水平。这个时代的辉煌为东莞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模式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东莞自然是首当其冲。应该说,这次重创将珠三角运行了几十年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弱点暴露无遗,整个外向型经济模式不得不加快转型。 需要强调的是,其实此前珠三角各城市已经认识到外向型经济存在的弱点,也在推动转型,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加速了整个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时间问政:东莞建设园区,其目的就是推动转型升级,如何理解在东莞外向型经济遭受冲击时,园区面临的问题? 魏达志:东莞建设园区是为了推动转型升级。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东莞在建设园区时,比如松山湖,正是东莞传统发展模式的巅峰时期。尽管东莞的决策者当时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所以要建设园区,但当时的发展环境决定了园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一些"习气"。正是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目前东莞园区建设发展的问题。 时间问政:您认为当前东莞的园区建设究竟碰到了哪些问题? 魏达志:概括来说,目前东莞园区建设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开发建设主体问题。以松山湖为例,虽然当初开发建设的主体是政府,但在实际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还是充当了重要角色。因为你要在荒山上搞建设,没有房地产商不行。但问题是,一旦房地产商进去了,就不会考虑园区的产业定位了,甚至为了利益偏离原来的产业定位。 其次是政府政策导向问题。政府原本是希望几大园区都能发展得很好,但是并没有非常清晰的产业导向,譬如在政策层面,也没有从战略层面来规划新兴产业,没有去推动在园区内部形成一个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也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园区文化。 总体感觉是,虽然东莞较早提出了园区战略,但依然在战略层面思考不够,或者说不太深,发展战略的研究比较薄弱,这是导致园区产业低端化,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发展形成胶着状态的根本原因。 三是专业化产业集群问题。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东莞,就是一个世界工厂的印象,产业配套很完善,但产业配套很完善和产业集群是两个概念。
2 产业之困 存量缺乏产业集群 增量缺少产业导向 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看,东莞存在的问题就是存量缺乏产业集群,增量缺少产业导向。 时间问政:您刚才提到的东莞园区发展的问题其实是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在您看来,园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魏达志:最大的问题是专业化产业集群的问题。一个好的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应该是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及产业链的延伸,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包括配套产业,比如物流等,这样形成的产业集聚科技含量很高。 其实缺乏专业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东莞独有的问题,深圳的几大园区也存在产业集群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的问题。 时间问政:您认为一个好的园区应该是怎样的? 魏达志: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还应该是城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它既是城区,又是社区和园区。以深圳为例,目前的几个园区,包括深圳高新区、天安数码城、留学生产业园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是不专业的问题,比如高新区,是新材料园区,还是新能源园区、电子产业园区,很多产业混杂在一起,尽管每平方公里产值很高。二是没有把城区、社区和园区结合起来。白天上班人多,晚上没有人,中午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三是低碳循环问题,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时间问政:您刚才强调最多,认为最根本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集群,请问如何评价东莞园区的产业集群问题,为什么多年过去了,东莞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依然不高? 魏达志:要回答东莞园区的产业集群问题,首先要观察东莞的产业结构问题。东莞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的产业集聚程度。 关于东莞的产业结构问题,我们可以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来理解。从存量看,东莞的大部分企业是"三来一补",这种企业类型是大进大出,产业链的两端都在国外,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它不需要产业关联,比如鞋子、五金等产业,都是独立的,上下游在国外。这些没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哪怕数量再多,也形成不了产业集群。所以说,东莞形成不了产业集群,是经济模式与产业结构本身的问题,因为没有这样内在的集聚要求,无所谓形成产业集聚。 从增量看,东莞的产业导向不是很明确。因为目前来看,国内依然是政府大量地配置资源,跟国外完全的市场化不一样,在这个前提下,政府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产业导向。 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看,东莞存在的问题就是存量缺乏产业集群,增量缺少产业导向。这个大的经济环境与土壤决定了东莞园区的产业结构与集聚现状。
3 人才之困 重塑产业环境 吸纳高端人才 不是东莞吸引不了高端人才,而是东莞特殊的产业结构吸引不了高端人才。 时间问政:在产业低端化之外,园区另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是人才问题,也就是园区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还不够明显。 魏达志:很多高端人才的首选肯定是广州和深圳,哪怕东莞的园区建设非常棒,比如松山湖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但是高端人才依然不会选择东莞。这是为什么呢?从表面上看,是这些高端人才不愿意来东莞,是高端人才拒绝了东莞,实际上却是东莞拒绝了高端人才。 时间问政:如何理解这一判断? 魏达志:这就要从东莞的产业结构去分析了。东莞是一个企业所有制结构非常复杂的城市。外资、民营、集体企业都存在,这其中,外资企业规模最大,虽然民营企业在成长,但是总量依然不如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这种所有制结构现在看来,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东莞企业所有制结构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时间问政:这种所有制结构下对人才有何影响? 魏达志:这种所有制结构下,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是最大主体,导致的人才结构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投资的主体是外商,技术、资金都是外商的,东莞本土只提供土地和厂房出租者及部分劳动者,相当部分劳动力来自内地。招来的是什么人才?基本是内地的打工仔。这些打工仔很少去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谋生是第一位的,打工仔也不可能长期留在东莞。 在这种产业生态环境下,你想一下,有必要花高薪去引进高端人才吗?他们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方的人才结构,一个地方的人才结构是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所以,我们看到,东莞三十多年来,除了经济发展起来外,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原本想在东莞淘金的高端人才居然竞争不过打工仔,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融入到东莞的城市中。从这个层面上讲,不是东莞吸引不了高端人才,而是东莞特殊的产业结构吸引不了高端人才。 时间问政:您刚才说是东莞传统的产业结构限制了高端人才的流入,但园区建设的初衷,其实就是给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推动力。 魏达志:东莞园区的战略构想是好的,比如要发展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但这么多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传统的制造业。以松山湖为例,好几家大的企业,都是从深圳转移过来的,而且转移过来的是制造生产环节。从本质上说,松山湖虽然是一个高新区,但在产业结构上和东莞下面的镇街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时间问政:您的意思是园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依然无法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魏达志:园区里有很多民营企业,也有很多外资企业。但这些企业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总体上依然超过了高端人才。而且,在很多硬件上,松山湖等园区还无法吸引到高端人才。松山湖的环境是不错,但除自然环境外,比如生活配套、文化体验与价值追求上,松山湖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松山湖要实现园区、社区、城区三位一体,否则大量的高端人才是不会留下来的。
4 突围之道 营造好环境 培育本土企业和企业家 园区既要加强招商引资,又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成为培育本土企业和本土企业家的沃土,做东莞的"硅谷",这才是长久之计。 时间问政:面对转型之困、产业之困、人才之困,您觉得东莞园区的突破路径应该如何选择?方向究竟在哪里? 魏达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总结起来,我觉得要解决东莞园区目前的发展问题,一句话:全球视野,国家趋势,本土思路。 那么,什么是全球视野?就是要把握住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三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全球化。 从这三大趋势看,以后全球经济竞合将出现一个新的景观:经济与合作的基本单位不是国家,也不是企业,而是中心城市引领的城市群,因为大的企业需要更大的产业配套群。因此打造城市群,就是要打造国家经济增长极。东莞是中国的明星城市,无疑是珠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应该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一样,共同成为国家的增长极,园区也就承担着推动东莞成为珠三角增长极的重任。 时间问政:承担这一重任的主体应该是谁? 魏达志:其实说到底,在东莞目前的32个镇街中,也只有转型升级中的产业园区有条件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东莞能否在未来的城市群竞争中,融入和占据有利位置,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园区应该怎么发展?我觉得,与其全线发力,不如一点突破。突破点在哪里?突破点就在本土企业和本土企业家的培育上。 东莞现在绝大部分企业是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民营企业非常弱小,这正是东莞的致命弱点所在。东莞和佛山比,差距在哪里?差距在民营企业。佛山有美的、格兰仕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东莞呢?再看深圳,深圳为何能成为国家创新城市,原因也在民营企业,老实说,深圳现在的政策优势没有了,但深圳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来了,这就是给东莞和园区最大的启发。 时间问政:您觉得东莞培育本土企业和企业家有什么优势? 魏达志:东莞其实给人一种抱着金饭碗去乞讨的感觉。东莞三十多年的发展,既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潜在的企业家。很多人在外资企业中担任了多年的管理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对企业经营发展非常熟悉,而且他们具有很多地方民营企业家所不具备的国际视野,东莞如果能将这批人的创业激情激发出来,那东莞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时间问政:东莞如何去激活这批潜在的企业家呢? 魏达志:我在想,现在松山湖大力招商引资,当然,这是需要的。但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创造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呢?松山湖里面有留学生创业园,但为什么效果不好呢?要知道,学历高并不代表创业就能成功,相反,我更看好外资企业中那些高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既有实践经验,也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资金。唯一缺的就是创业的环境。 我想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到园区去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如果这批人培养出来了,就是东莞本土的企业家,东莞也就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企业。所以,园区既要加强招商引资,又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成为培育本土企业和本土企业家的沃土,做东莞的"硅谷",这才是长久之计。(编辑 张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