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2, 2012

專訪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

電電時代 2012-06-12 加強雲應用 推動服務國際化  從科技人變成內閣的一份子,張善政致力推動台灣科技邁向高成長態勢, 他認為台灣科技有硬體優勢,但軟體開發如雲端建設等尚不成熟, 唯有培育更多具創意人才,加以政府政策支援,才能取得更大商機。  攤開總統馬英九長長的內閣名單,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張善政」這個名字。而當確定有Mr.Google之稱的張善政將接任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後,投資市場中的雲端概念股,便應聲起漲。大家相信這位有科技產業實務經驗,過往還有催生出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和網路服務Hinet公司戰績的政委,將會替台灣產業開創出一條寬廣大道。  雲端時代來臨,全球經濟規模將重新洗牌,台灣能否掌握這個「洗牌契機」,跟著新時代大步前行,是企業心頭上的大事。而這份期待,就都託付在張善政身上。但自2月中旬上任後,便頻頻被問及台灣雲端產業該怎麼走的張善政,毫不諱言的直指「台灣要推動雲端產業,確實面臨許多困難。」  

人才和創意不足 發展受限  雲端產業可分為三層,最上層的雲,是軟體應用與服務;中層的梯,是仲介軟體及平臺;最底層的端,就是基礎建設。其中,基礎建設的問題並不難解決,例如網路不夠快,增加經費改善就可,伺服器品質又已有基礎存在。因此,台灣發展雲端產業最大的困難,就在上層的雲,中層次之。  張善政表示,相關業者的能量嚴重不足,使台灣資訊應用發展的質量俱欠。市場上雖有各種軟體的開發,但好不好用?大家都很清楚,尤其是和國際級的軟體一比,高下立見。而政府內部的資訊應用,亦未受到太多的重視,即使有電子化政府,也大多是例行作業系統(如電子簽核等),根本談不上「創意」二字。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台灣市場著實太小,無法讓軟體業者有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在沒有持續性營收的支撐下,軟體業者長年來都是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尷尬處境。在面對雲端產業最大的利基──應用與服務,台灣能否找出好的主題,或者就算有好的idea,是否能做得出來等,都是問題。所以,上層軟體開發,「沒人才、沒創意」的困難,將是他未來幾年內,規劃雲端產業發展的重點。  而針對目前負責雲端中間層的工研院和資策會,張善政則希望他們能夠再加把勁。可是,如果工研院和資策會一直做得不好或做得太慢,帶著濃濃學者風範,卻又同時擁有企業CEO決斷力的張善政,已有採用國外產品的心理準備。只因他認為,當全球都在積極發展雲端,「我們不能因為中間層的落後,而拖累到上層的發展」。 

品質優良的白牌伺服器成搶手貨  隨著4月初,Google在臺設立的雲端運算資料中心正式動工,讓大家似乎真的看到雲端產業的機會,投資市場又是一片榮景,各種雲端商機的想像傾巢而出。張善政分析,台灣在國際雲端產業鏈中,以伺服器業者為首而受到廣泛重視,是起源於雲端商機帶起的市場變化。  過往,各大企業大多向IBMHP等國際品牌業者購買伺服器,但對Google、臉書等需求量大的業者來說,向國際品牌業者購買伺服器的成本太高,所以便改買白牌廠商的產品,也就是品牌業者背後的代工業者,如廣達、緯創等。況且,像Google、臉書這類提供網路及雲端服務的業者不只對伺服器的需求高,需求亦較特別,並非市面上的標準型產品可滿足,必須是經過高度客製化的產品才行,因此形成白牌廠商的市場。而廣達、緯創直接銷售產品給雲端服務業者的利潤,也遠高於替品牌代工。  至於這塊市場商機短期內會不會被大陸業者分食?張善政認為,業者未必敢把伺服器訂單下給大陸業者,畢竟這其中是有「know-how」的,一旦被陸商複製,後果不堪設想。同時,大陸內需市場夠大,足以撐起如聯想等業者的伺服器新產品線和技術。台灣與大陸在雲端伺服器上的競爭,雖然不如PCNB產業急迫,卻也不能掉以輕心。  

「有感」是重要元素  然而,雲端人人會談,也都曉得重要性。可是包括宏碁電腦董事長王振堂、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劉瑞隆及部分學者都對台灣目前的雲端發展感到焦慮。王振堂更喊出,政府應多建網路,少蓋公路,更要率先造雲,讓民眾有感。  對於這個「有感」,張善政表示,雲端是個大工程,推動不易,所以在第一階段必須先把「有感應用」做出來,而非像過往的科技產業發展思維,凡事以產值高低、獲利多少為優先考量。要如何讓民眾有感?得從民生相關的主題著手。而就目前政府推動的幾個專案中,能在今年度讓大家對雲端發展有感的、有初步成果的,要屬警政雲和食品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