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癌新療法 髓鞘內注射藥物 2013-04-23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國內平均每4名癌童就有1名罹患血癌,高居兒童癌症首位。過去認為是絕症的血癌,隨著醫療發展,不再無藥可醫。但傳統以腦部放射治療方式,容易產生後遺症。馬偕醫院醫療團隊改以髓鞘內注射治療,至今近9成癌童治癒且都未復發。台大醫院小兒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也說,不以腦部放射線治療血癌,已經是時勢所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為體內淋巴母細胞因不明原因的成熟障礙,導致過度增生,而壓制正常骨髓造血組織,並造成周邊血管、骨髓、全身淋巴結病變,常會出現容易出血、瘀青、感染發燒,以及貧血等症狀。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希哲表示,傳統治療血癌以腦部放射治療,隨即進行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不過放射治療容易導致生長發育遲緩、智力受損及腦瘤等副作用。馬偕醫院醫療團隊1999年開始,改為只以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為期2年半的療程,癌童治癒率達89.6%,合併中樞神經復發率僅1.4%。 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教授梁德城表示,除了使用髓鞘內注射外,也改變注射方式,等癌童血液中的血癌細胞經抗癌藥物治療消失時,才給予第一次注射,可使中樞神經內血癌細胞大為減少,並避免因髓鞘內注射可能把血液中的癌細胞帶入腦部,至今累積治療的152名病童都未發生後遺症。「幼童發燒超過1個月可能不是一般感冒,小心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梁德城提醒家長,幼兒若有有超過1個月以上食慾不振、煩躁不安,甚至發高超燒等情形,最好就醫進行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目前這項「馬偕紀念醫院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的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之長期成果」,於去年12月獲選為國際血液病學界最高等級的「美國血液病學會年會」壁報論文,並同時獲得日本、美國及荷蘭等國的學者認同及讚許。 圖說: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教授梁德城表示,馬偕醫院改以髓鞘內注射治療兒童血癌,成為全國醫界對於血癌病童的治療指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