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9 医药经济报 不少国内企业在自身难以开发出"里程碑"式药物的情况下,积极与国外企业牵手,利用自身熟悉中国市场的优势,获得该产品在一定区域内的销售权"高涨的潮水会把所有的船只都浮起来。"浙江贝达药业CEO王印祥在4月12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制药企业研发者论坛上,用这句巴菲特的名言形容中国药品研发的现实。毋庸置疑,尽管仿制药占据中国市场的主流,但市场环境已经把企业推到创新研发的十字路口。在不断变革的招标政策下,依靠传统模式销售药品的仿制药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因此,生产具有市场独占性的创新药物已经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不过,根据现场问卷调查,40%的企业研发主管和公司高管都认为,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创新起码要花20年的时间。新药研发的风险使得企业渴望有一条"终南捷径"可走,以避免在研发之路上不断地交学费。
新药研发只差环境谈到中国新药研发的现实,企业最担心的问题都不是资金,而是环境。多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的生态系统都是围绕仿制药生产和销售设计的,其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不利于创新药物的产生。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指出:"我们不缺钱,但缺良好的市场环境。过高的税负、利润下滑都使得制药企业在研发中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一些企业也把药品研发的困境归结于政策层面:无论是近些年的招标政策,还是过高的税收,都是企业无力投资的原因之一。有企业人士表示,相比跨国企业每年把10%,甚至4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的大手笔,国内企业的投入简直不值一提,一般只有1%,极个别的企业有6%。但他们普遍担心的不是钱,根据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展新药研发的经验来看,一个一类新药的研发投入大概在3亿~5亿元人民币,这样的投入,对于很多已上市的国内企业来说,还是拿得出来的。但问题是,创新药物的研发模式和仿制药完全不同,如果市场运作不好,很好的产品也难以打开市场。"'多小散'已经成为中国制药企业标签化的形容词,影响医生的用药理念。"宋瑞霖表示:"很多医生都质疑国产药的研发实力,而国内企业没有建立市场理念,直接把卖药等同于做市场。其实,外资企业的市场与销售是分开的,市场部就是专心做品牌。"要做好创新药物市场,国内企业还需要坚定学术推广的决心,王印洋指出:"学术营销是行得通的。凯美纳从去年7月1日上市到今年2月10日,在没有进医保的情况下,半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今年预计可以做到3亿~4亿元。"
合作研发或成"终南捷径"自建国以来,我国组建了大量进行药物研究的科研院所,也曾研发出结晶牛胰岛素这个"里程碑"式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并非一张白纸,但在近代化学药物研发上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跨国药企在FDA获批的药品就是从中国买入"青苗"产品,通过强大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准入能力,使其最终走向市场。如Trisenox亚砷酸盐、绿茶提取物Veregen等。因此,不少国内企业在自身难以开发出"里程碑"式药物的情况下,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利用自身熟悉中国市场的优势,获得该产品在一定区域内的销售权。先声药业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本次会议上,先声药业副总裁殷晓进指出:"先声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国际合作模式,近期我们与施贵宝有两个项目的合作,我们计划与国外企业进行药物早期的研发合作。"除了先声药业之外,很多国内企业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海正制药与西班牙企业共同研制开发的他克莫司胶囊已经获得欧盟的上市批准;和记黄埔医药则和跨国巨头阿斯利康共同开发靶向抗癌药物。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由于本土企业通过资金投入的方式就可以获得未来产品的区域销售权,因跨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失败的风险被降得很低,很多企业都把这种模式视为国内企业最佳的研发选择。不过,与国外企业合作研发已经越来越不轻松了。山东绿叶制药总裁助理姜华指出:"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无论是国际化进程,还是涉外研发合作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在没有更加广阔的地缘覆盖的情况下,在涉外研发成果的引进上难以获得平起平坐的地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